運載火箭。是將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航天器送入軌道的大型多級火箭。洲際導彈就是用一個多級火箭運載彈頭。如果它裝載的不是彈頭,而是衛星、飛船,那麼這個多級火箭就成為運載火箭了。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係列運載火箭,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特殊火箭。各種飛行器在宇宙飛行,隻能由火箭的噴射獲得推力,因此需要各種各樣特殊用途的火箭。例如,在飛船返回地麵時,改變飛船軌道、降低速度的火箭稱為“控製火箭”。另外,還有使各級火箭發生分離的“分離火箭”、發射時出現意外時使用的“救生火箭”等等。

宇宙航行事業的發展,火箭的發展也日新月異。現在,人們正在研製各種新型火箭。不久,原子能推進火箭、電火箭、離子火箭等一大批火箭家族的新成員將會登上曆史舞台。火箭將會把人類送出太陽係,到更遙遠的宇宙空間去航行。

多級火箭為什麼被稱為打開宇宙大門的鑰匙

地球的引力把人類緊緊地束縛在地球表麵,人類的活動空間不過是薄薄的一層球麵。地球上生命的保護者大氣層,它為人類營造了安全、適宜的生存環境,可是它又限製了人類的視野和活動範圍。

高科技不斷發展,人們終於找到了脫離地球引力、飛出地球的高速飛行工具,它就是多級火箭。

單級火箭的飛行距離和加速度的能力有限。多級火箭是把單級的火箭串接起來,具有更大的、更持久的推動力。第一級火箭的推進劑燃完熄滅後,丟掉第一級,再點燃第二級,依次類推。在每一級裏,火箭發動機不止一台而是多台,都由級內單獨的推進劑貯箱供應推進劑。目前多級運載火箭一般采用3級火箭。火箭的推進速度就是多級速度的疊加。多級接力的火箭,一級一級地增大速度,又拋掉無用的重量,使宇宙飛行器可以輕裝進入太空,這樣,火箭就可以達到第一、第二,甚至第三宇宙速度。因此,多級火箭被廣泛地應用在航天事業上。

一般來講,衛星裝在運載火箭的最上端,中間裝各種設備,下麵就是火箭的本體,本體內的大部分空間都被推進劑儲存箱占據了。火箭上裝有大流量的高效率渦輪泵,把燃燒劑和推進劑分別同時打入燃燒室內進行燃燒。燃燒以後的高溫、高壓氣體從尾噴管內以每秒4000米的超音速噴出,產生很大的推力。

我國“長征3號”是一種使用液體推進劑的3級運載火箭,起飛總重202噸。1984年4月8日,它將我國的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送至地球的靜止軌道上。

並聯組成的多級火箭稱為捆綁式火箭。捆綁式火箭的中心是主火箭,周圍另外捆綁上幾枚火箭。發射時周圍的火箭先點火,它們的推進劑燃燒完後就自動脫落,接著主火箭點火,繼續加速。還有串、並聯共存的多級火箭,製造時,先把單級火箭串聯起來,然後再在它們的周圍捆綁上幾枚火箭。

人們就是利用多級火箭這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向宇宙的大門,並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空間導航設施——航天交通網的“路標”

載人航天器在太空飛行期間,空間導航設施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航天交通網的“路標”。空間導航的主要任務是監測航天器距目標的距離、飛行速度以及飛行方向的偏差,導航工作最主要是進行跟蹤測量。

空間導航和地麵導航不同,地麵導航飛行器的飛行軌道是預先設定好的,在飛行器飛行過程中通過各種儀器描繪出它實際的飛行軌道,然後對比其預先測定的軌道模型,及時修正飛行器的飛行姿態,這樣就可以完成預定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