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2 / 3)

這一年的秋季,大司馬葉潛率兵三十萬北上,阻擊北狄於塞外河套一帶。兩軍對壘數月之久,勝負難分,大司馬葉潛將手下三十萬大軍分為三路,一路悄悄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占高闕,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北狄樓煩王同王庭的聯係,另一路則從側翼埋伏襲擊,從而形成了對北狄大軍的包圍之勢。此時北狄領軍樓煩王見勢不好,便破釜沉舟發起對大炎軍的攻勢。但是在大炎軍三路包抄之下,潰敗,於是率領殘部倉惶往北而去。

戰報傳入敦陽後,天子大悅,下令葉潛率軍北上,務必徹底將北狄王庭趕盡殺絕。於是葉潛受命北上,穿越數千裏的茫茫沙漠,直插北狄王庭駐地,與嚴陳以待的北狄軍遭遇。此時大炎軍遠途而來,疲憊不堪,士氣低迷,當此時,身為統帥的葉潛臨危不亂,沉聲下令將士以所乘之鐵甲車圍起以做防護,然後排出精銳騎兵衝擊敵陣。恰雙方激戰之時,大風來襲,塵土飛揚沙礫撲麵,眾人目不能視前方,雙方將士難以分辨敵我,於是葉潛借此時機派出兩支輕騎,從左右分別包抄到敵軍之後,將敵方大營形成包圍之勢。敵軍見大炎朝軍隊仿佛從天而降,一時之間倉皇不已,兵敗如山倒。北狄王匆忙帶老母和幼子北逃往北疆苦寒之處,葉潛所部一舉俘虜七位皇子,王後,以及眾多大臣無數,斬俘3萬多不降之軍。

消息傳至敦陽城中後,皇上趙彘此時正去棲霞殿看望深居簡出的皇後葉長雲,聽聞這個消息,他拉著皇後的手歎息道:“從此之後,天下唯我大炎朝一支獨大,再無阻礙。”

朝陽公主聽聞這個消息,卻是垂眸不語良久,最後終於對自己的兒子阿狸道:“阿狸,以後不可習武。”

而此時遠在漠北的葉潛,大勝之後,攜帶著眾多俘虜開始班師回朝,一路南行時有當地流民試圖阻擊,都不過是螳螂擋車罷了。可是這一日,大軍安營紮寨歇息之後,統帥葉潛親自巡視營地時,來到一處灌木叢中,正走著時,不遠處行來一位副將,見了葉潛,目光卻放在他的劍上,沉聲問道:“不知道大司馬可知劍上之穗,是何人所送?”

葉潛佩戴此劍多年,從未關注過劍穗,隱約隻記得昔日朝陽公主曾因為此而橫生不快,可是後來再沒提及,當下不解,道:“不知。”

此副將忽然冷笑一聲道:“大司馬忘性太大。”說著騎馬轉身離去,竟然不曾拜別。

晚間時分,葉潛獨自在帳中枯燈之下讀著兵書,忽外麵一箭射來,他忙躲閃,卻是不及,那箭正中他大腿之上。一時之間營中嘩然,紛紛追查刺客,可是遍翻營中,絲毫沒有可疑之人,於是成為一樁懸案。

當此時,葉潛三位義子之中的葉起,葉渡以及眾多子侄甥輩都隨機出戰,見到葉潛受傷,群情憤慨。特別是兩位義子,一向視義父為親生父親般對待,見他被射冷箭,不免擔憂,一方麵徹查軍中眾人,一方麵竟然親自日夜輪班值守在葉潛大帳之前。

幸得一路還算平安,這種事再也沒發生過,待到回到敦陽城,眾人總算鬆了一口氣。大獲全勝凱旋而歸,自然免不了天子重賞,皇上攜著因重傷而隻能坐在榻上大司馬的手,詢問葉潛要什麼封賞,可是葉潛堅辭,皇上見此,又要封賞葉潛手下幾位義子為侯,葉潛以小兒年幼不堪重賞為由堅拒了。

回到公主府後,長公主見虛弱地躺在車中的葉潛,麵色冷淡,葉潛不明所以,吃過接風晚宴之後,身邊侍從都已退下,葉潛躺在帳中,終於問出心中疑惑和不滿:“我受了重傷,難道你竟然沒有半分心疼?”

朝陽公主冷哼一聲,立在一旁問道:“本宮問你,你這箭傷,是何人所為?”

葉潛心虛,笑道:“我若知道,早將此人拿下了。”

朝陽公主鳳眸微挑,斜睨了他一眼,便轉首不再離他。

葉潛訕訕地躺在那裏,半響之後終於喚道:“朝陽……。”

朝陽公主斂袖,冷聲道:“你喚本宮有何事?”

葉潛指指桌上茶水,笑著求道:“我口渴,不知道公主可否為我端茶?”

朝陽公主動都不動一下:“不。”

葉潛無奈,靠著錦枕仰麵歎息,撫著自己的傷腿道:“好,既如此,我渴著便是。”

朝陽公主坐在那裏,片刻之後,睨了他一眼,終究還是起身,為他倒了一杯熱茶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