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有片南北蜿蜒達2400千米的珊瑚礁群,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它北窄南寬,北自托雷斯海峽向東南延伸至南回歸線以南,最寬處240千米,最窄處19.2千米,總麵積約20.2萬平方千米。區內有幾千個島礁,島礁四周金沙環繞,島上綠樹蔥蔥,不時有海浪拍打著礁盤,飛濺起白色的浪花,自然景色十分迷人。
大堡礁的珊瑚體厚達幾百米,規模之大,令人歎為觀止。有誰能相信,這個宏偉的建築物竟是小小的珊瑚蟲的傑作呢?現在,大堡礁上稍大一些的島嶼上,已經有了深厚的土層,島上椰林、木瓜、香蕉、麵包果樹長得非常茂密。島上還棲息著成百萬隻海鷗和燕鷗。澳大利亞政府還在大堡礁的一部分島礁上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海洋公園,世界各地前來遊覽觀光的人絡繹不絕。遊客可以透過深入水下的長廊,盡情而直觀地欣賞海底珊瑚礁和海底生物的奇妙景象。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奇觀之一,一向被人們稱為“人世絕域”。
什麼地方是極樂鳥的天堂?
地跨亞洲和大洋洲,麵積78.5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島,它的麵積僅次於格陵蘭島。新幾內亞島一分為二,西半部叫西伊裏安,為亞洲國家印度尼西亞的領土,東半部就是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由南麵的巴布亞、北麵的新幾內亞兩部分組成。不過它的領土還包括其他600多個大小島嶼。這個國家引以為自豪的是盛產極樂鳥,因為極樂鳥是世界上十分稀有的名鳥,它就生活在新幾內亞島的崇山峻嶺中。
極樂鳥分好幾種,有藍極樂烏、長尾極樂鳥、鐮喙極樂烏等。它們羽毛豔麗,能歌善舞。極樂鳥的生活習性很有趣。就拿藍極樂鳥求婚來說,它先是靜悄悄地佇立枝頭,低聲鳴叫,隨著清脆動聽的歌聲,漸漸把自己的身子向後仰,終於倒掛在樹枝上。這時,它一身美麗的羽毛全部抖開。身體擺動,羽毛隨之飛舞,如千百條彩帶迎風招展。雄鳥之間很有風度,會互相謙讓。在“情敵”追求自己的“意中人”時,會很識相地呆在一旁,直到前者求愛嚐試失敗,才勇敢地抖翅上場。長尾極樂鳥的一對翅膀下麵有一團金橘色的絨羽,平時被翅膀遮住看不見,舞蹈時才豎立起來,向外展開,在背部形成了兩扇金燦燦的“屏風”,絢麗無比。而鐮喙極樂鳥的喙像一把彎彎的鐮刀,因而得名鐮喙極樂鳥。它們不但羽毛華麗,而且喜歡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之巔築巢,愛在高山之巔自由翱翔。新幾內亞島到處是崇山峻嶺,2000米之上的大山很多,因此很適合這種鳥生活。
巴布亞新幾內亞享有“世界鱷魚之都”的盛名嗎?
位於太平洋最大島嶼——新幾內亞島上的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氣候濕潤,島上有很多沼澤地帶,非常適合於鱷魚的生長繁殖。這個國家的鱷魚養殖業極為發達,全國有300多個大、中、小型鱷魚養殖場,飼養鱷魚近2萬條;另外,獵人還可以從沼澤地區捕獲大量的野生鱷魚。巴布亞新幾內亞每年僅輸出的鱷魚皮就達5萬張,因此,巴布亞新幾內亞享有“世界鱷魚之都”的盛名。要去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話,防備鱷魚的襲擊可是十分必要的。
巴布亞新幾內亞有什麼有哪些特點?
新幾內亞島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個高溫高濕、地殼動蕩的國家。境內多火山,多地震。地殼的頻頻變化,使這個島國具有雄偉的自然景觀:懸崖峭壁、山脊峻拔、河穀深陡、水流湍急。全國幾乎都是山,很難找到一塊平川。
由於它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這個國家廣大山區的房屋建築相當奇特,依然保留著原始部族生活的特色。在森林中的多是就地取材的圓頂茅屋,而在沿海卻是尖頂而又高蹺的住屋。小的茅屋隻住2個人,而大的可住200多人。居民們一般都睡草席和木架。屋內還有石頭砌成的爐子供做飯用。由於部族之間長期爭鬥,房子的構造也都是有利於打擊對手:站在屋頂上可以居高臨下地望見通向屋內的通道,要走進屋裏就隻有踏著刻有梯階的獨木而上。而這根惟一引上屋內的獨木在敵人來犯時又可以隨時抽掉,使進攻者無法進屋。在房子的土牆上,還開著作為晾望和投矛射箭用的長形窗口。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居民有巴布亞人、美拉尼西亞人、西非幾內亞人,也有4萬多外來的居民。他們都是膚色黝黑,頭發卷曲的人種。分為1000多個部族。這裏山多,人們居住分散,每個部族隻有二三百人。因此,語言相互不通,有“走出十裏,話就不一樣”的說法。語言學家在這裏作過調查,說這個國家有700多種語言,隻有英語比較通用,但多數人是文盲,因此語言交流起來相當困難。
這裏的人民盡管對外交流很少,但卻精通種植芋頭、甘薯和木薯,以及甘蔗、玉米、蔬菜等。而且他們從來不在固定的土地上耕種,三年兩載,就要來個田園搬遷,重新開辟田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沒有跟外部世界接觸過。直到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之後,它才由原始社會一步跨入現代世界,開始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過去長期受到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奴役,所以,獨立後他們把戰鼓、長矛、極樂鳥選作國旗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