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海洋地理趣聞(2)(2 / 3)

在這個島上,有件非常希奇古怪的事情吸引著一些地理學家和生物學家。每年8月6日~15日,數以千計的毒蛇會從山崖樹洞裏爬出來,紛紛往島上兩座教堂爬去。它們盤在那裏,逗留約10天左右,然後離去。第二年同樣的時間又會再來集會,成了一種獨特的自然界奇觀。

西法羅尼亞島上的毒蛇,為什麼會定期到教堂集會呢?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數以千計來這兒聚會的毒蛇,在這段日子裏格外溫順,怎麼玩弄它也不會咬人。

這件事傳到了動物學家梅森和戴維的耳朵裏,經過充分準備,他們趕在8月6日~15日這段時間,專程來到西法羅尼亞島。經過細心的觀察,他們終於找出了西法羅尼亞島上的毒蛇集會的謎底。說來有趣,原來8月6日~15日是毒蛇求愛婚慶的日子。毒蛇來到教堂,都是來“談情說愛”的!根據梅森和戴維的分析,在毒蛇繁殖求偶季節,毒蛇之所以單單來到教堂,與教堂的地理位置和教堂的鍾聲有關。可能教堂鍾聲產生一種特殊聲波,這種聲波對蛇有刺激,而雌蛇尤為敏感。也許是地球引力或者是地熱等因素,造成每年8月6日~15日這期間的教堂跟平時有所不同,產生對蛇的特殊誘惑力。

不肯定居的人是哪裏的人?

丹老群島上塞羅人的祖先,據說是從緬甸遷移過來的,“塞羅人”這個詞在緬甸語中是“成水裏的人”。也有的說,他們原先是個獨立國家,後來因被其他民族入侵而崩潰了。

塞羅人的生活極其特殊,他們不耕不種,不食五穀雜糧,隻吃從海中撈上來的動植物。他們也不紡不織,靠貿易換取遮身衣服。塞羅人最大的特點是不肯定居。每家隻駕一隻輕快小船,成年累月在群島之間漂泊、采撈、生兒育女,隻有季風來臨時,洶湧的海浪才能迫使他們靠在島上避難,臨時居住一段時間。這是為什麼呢?據說他們的祖先也曾在島上定居,在島上種莊稼,種椰樹和香蕉。可是丹老群島海盜相當猖獗,塞羅人種的東西和積累的家產全被搶光,人也被殺。長期的恐懼生活使他們不敢在島上居住,久而久之,他們就以船為家,在海上漂泊了。世界上曾經有好幾個傳教士,懷著拯救他們的好心,去說服他們在島上定居,但都沒有成功。緬甸政府也多次派工作組去幫助和說服他們上岸,也沒有成功。

“印度洋珍珠”指的是哪裏?

在浩瀚的印度洋北部,有一個美麗的島國,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印度半島的南端,它就是素有“印度洋珍珠”之稱的斯裏蘭卡。斯裏蘭卡麵積65610平方千米,首都是科倫坡。這個島國四季常青,茶葉、橡膠和椰子號稱斯裏蘭卡的三寶。奇怪的是,斯裏蘭卡的法律規定,除了正常的耕種活動以外,不經政府許可,誰都不準動土。

為什麼不得隨意動土呢?看看國名就可略知一二了。斯裏蘭卡這個名字,就是“寶石”的意思,因為這個島國的任何地方都可挖出璀璨的寶石來。斯裏蘭卡的寶石馳名世界。名貴寶石有紅寶石、藍寶石、貓眼等。土中藏有這麼多的寶石,怎麼可以隨便挖呢?

斯裏蘭卡中部古都康提是個群山環抱、綠樹掩映的遊覽勝地。這裏有著名的皇家遺宮,也是宗教中心。它的藝術、宗教和建築都別具特色。這裏有個聞名遐邇的佛牙寺。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留下的牙齒中,一顆左犬齒供奉在婆羅摩多陀國,後來轉到斯裏蘭卡,成了“鎮國之寶”。至今,斯裏蘭卡凡新當選的政府首腦,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前往康提朝拜佛牙。公元364年斯裏蘭卡贈送我國的玉石佛像高1米多,被稱為當時藝術的“三絕”之一,現在還陳列在南京的瓦宮寺裏。

“遍地有寶石”的地方在哪裏?

斯裏蘭卡的寶石如此之多,緣於它獨特的地質構造。斯裏蘭卡島的地質構造非常複雜,水火交融,曆經滄桑。幾億年以前,它還沉在海底,大量放射蟲類、海綿類動物棲息其間,死後堆了一層層的矽質屍骸。後來海底火山爆發,灼熱的熔岩又重新覆蓋著這些沉積物,高溫高壓融合不斷地改造著這些矽質。經過幾次噴發和熔融,那些沉積物已麵目全非,最後組合成特殊的晶體,變成了光怪陸離的石頭。一些石頭又因滲入不同的金屬而呈現五彩繽紛的色調,如純淨的剛玉是透明無色的,硬度僅次於金剛石,但混入少許鉻便染成紅色,成了紅寶石,混入鈦而成藍寶石,混入鈹、鋁而成綠寶石……隨著地殼運動,斯裏蘭卡從海底隆起成為陸地,也把那些含有寶石的礦層帶了上來。風雨剝蝕著岩石,有些寶石露出地麵又被流水衝到穀地。於是,斯裏蘭卡“遍地有寶石”的美名便傳遍世界了。

斯裏蘭卡不愧是“寶石島”,它出產有22種寶石。其中,“貓眼綠”被列為國石,它實際上是上等的綠柱石,平時碧綠剔透,光照時則出現貓眼幻象。變色金綠寶石,白天為翠綠色,夜晚在燈光照射下金光燦燦;紫翠玉白天是紫綠色,燈光下變成紫紅色;還有彩虹一般的塵晶石;可以“鎮驚”的乳白色長月石等等。目前國際上通稱的“印度寶石”.實際上大多出自斯裏蘭卡。如美國收藏家私藏的一顆重466克拉的藍寶石,就是1907年在斯裏蘭卡發現的;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顆重43.16克拉的紫翠玉,以及紐約自然博物館珍藏的“印度之星”(星藍寶石),都來自斯裏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