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鳥島”在哪裏呢?
離我國大連市數十海裏的一個小島上,古老的沉積岩風化剝蝕,嵯峨多姿。每年有數千隻海鷗、海燕、鷂鷹在此棲息,嘰嘰咕咕的叫聲,響徹海空。尤其是陽春三月,島上聚集的海鷗不下萬隻。
在我國青海湖西部的布哈河口,還有一個麵積隻有0.27平方千米的“鳥島”。這座小島草木叢生,僻遠幽靜。每年春天,大地蘇醒,堅冰解凍,成千上萬隻候鳥從遙遠的南方成群結隊地飛到島上棲居,密密麻麻的鳥群,頓時把小島編織成一幅絢麗多彩的地毯。當繁殖季節來臨,島上鳥窩密布,鳥蛋遍地。小鳥出世,張嘴齊鳴,呈現出一派生機。鳥島上的“居民”主要是斑頭雁、魚鷗、鸕鶿和棕頭鷗,它們各居一方,和睦相處,自由翱翔,繁衍後代。
中國的“蛇島”在什麼地方?
中國的“蛇島”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麵的渤海之中,距旅順口約7海裏的地方,矗立著一個麵積0.62平方千米、被稱為小龍山島的小島,這就是馳名世界的蝮蛇王國所在地,也就是蛇島了。蛇島是世界上惟一的隻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小龍山島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隻要你說旅順口有個蛇島,那就幾乎人人皆知了。
小龍山島從西北到東南長約1.7千米,東西寬約0.7千米。從東南向西北,地勢逐漸升高。東部沿岸地勢較低,海灘較寬,在海浪衝擊下,形成許多海蝕穴、海蝕洞和海蝕柱。西南部陡峻,最高點為216米。如果沒有島上的數以萬計的蝮蛇,這裏就是一個無名的小島,可正是這些看起來十分恐怖的蝮蛇使這裏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蛇島”。
為什麼蛇島上會有這麼多的蝮蛇?小龍山島上會有這還要從蝮蛇本身的習性說起。蝮蛇屬爬行動物,是卵胎生。每年五六月和八九月交尾。交配期內,雌蛇放出一種氣味引誘雄蛇。交配後的雌蛇能連續3個~4個月形成受精卵,卵在母體子宮內孵化,每次可產小蛇4條~14條。而小龍山島上的岩石中,有許多裂縫,為蝮蛇的穴居提供了良好條件。而且,小龍山島上植被繁盛,土壤疏鬆,地理環境適於蝮蛇生活、繁衍。因此,島上棲息著這麼多蝮蛇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國“蛇島”小龍山島上蛇的數量到底是多少?說法很不一致。1932年,日本人上島考察過,聲稱有50萬條蝮蛇。解放後,我國科學家上島考察,估算島上有蝮蛇5萬多條。1976年,遼寧省科學家又上島進行了一次考察,結果是大概隻有2萬條蝮蛇。而且發現以後蛇的數量在逐年下降,最少時不足1萬條。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許多以捕蛇為生的人悄悄上了蛇島,濫捕濫殺,有的把蛇賣給菜館,有的把蛇殺死後取蛇毒,加上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破壞了蛇的生存條件,所以蝮蛇數量下降了。
1980年,我國政府把小龍山島列為自然保護區,重點是為了保護蝮蛇,專家們說,對小龍山島進行長期觀察,有利於生態係統平衡的研究。因為這個島雖小,但生態係統相當典型,蛇吃小鳥,小鳥吃昆蟲,植物以鳥糞為肥料,靠蛇耕耘,形成了以蛇為中心的完整的生態係統。現在,科學家們千方百計在改善島上的生態平衡,促使蝮蛇每年以1000條的速度增長。現在的小龍山島真正成了蝮蛇的天堂,成了世界獨一無二的神奇海島。
中國有個“海貓島”在什麼地方呢?
海貓島位於旅順口區江西鎮董砣子村西約7.2千米處的渤海之中,海拔高度為118.7米,麵積0.3平方千米,島西至西南岩礁群是黃魚和黑魚集聚之地。島南水深7米~10米,可停泊100噸以下船隻1艘~2艘。該島常年有成群的海鷗棲息,因當地人將海鷗稱為海貓,故名海貓島。海貓島氣候適宜,雨量充足,灌木叢生,很少受敵害,使它成為海鷗的樂園。這裏的海鷗求偶方式很奇特,先是雌海鷗主動向雄海鷗發出親昵的求愛叫聲,雄海鷗一旦被其“感動”而作出某種反應,雌海鷗會立即向對方索要可口的食物作為彩禮,當它們組成“新家”時,還要在“新房”前相互鞠躬兩三次,以示“愛情”忠貞不渝。然後共同擔負起哺育後代的義務繁衍下去。
當人們走上小島主蜂,會有“遙看碧波小龍風,崖前飛鷗似雲行”之感,成千上萬隻海鷗拍打著雙翅,盤旋在你的頭上輪番俯衝,甚至排下糞便,直到把人趕走方罷休。到了八九月,氣候變冷,又有雁鴨類等遠方來客路過這裏歇腳,以便一鼓作氣飛越渤海到山東半島,此時海貓島格外熱鬧。海貓島目前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它對研究我國候鳥遷徙路線有一定的價值,也將為開展海島觀光提供新的內容。
山東的美麗海島有怎樣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