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人,李文也算是有些盼頭了,雖然不能改善現狀,但是給了李文繼續熬下去的希望。
不成想,劉備找來的這批人倒還真是不錯,僅僅一個月,所有人都有了不小的進步,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兩三人,已經可以幫助李文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了。
這樣的結果自然讓李文很是欣喜,自然便又催促劉備多去尋些優秀的苗子。
這個時代其實不缺好的苗子,特別是普通人家,但是往往因為父母對於學習的不重視或是生活所迫,而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所以才變得庸碌,這些條件也就限製了寒門子弟的發展,使得寒門子弟能在這時代大河裏出類拔萃的寥寥無幾。
一法通,百法通。
既然行政人才可以自己培養,那麼其他人才呢?
自然也是可以培養的。
不過李文卻沒有大肆招收人員,雖然李文之前的“達者為師”的學員教學員的方法為鑄劍山莊解決了沒有足夠教師的問題,但是卻解決不了劉備的資金局限,畢竟時下多數資金還是要往軍備上流轉,不然這些新培養出來的人手,怕是最後都成了別人的,平白給別人做了嫁衣。
李文這邊忙著搞教育,忙著找人才,曹操那邊也已經回到了鄉裏。
曹操自然是先找他父親商議。
“刺董之事天下人已盡知,那董賊必不饒我,今番若不行動,日後悔之晚矣。”
“此言有理,不知我兒欲何為?”
“某欲散盡家財,招募義兵,圍殺董賊!”
曹嵩見自己的兒子有如此抱負,自然很是欣慰,定然是要全力相助的:“資少恐難成大事,此間有孝廉衛弘,其家巨富,且為人仗義,若得其資助,事必功成!”
於是曹操便設宴請來衛弘,對其言明心意。
衛弘乃是世家子弟,見識自然是有的,他很明白像董卓這樣殘暴昏聵的家夥是不能長久的,而曹操也算是地方有頭有臉的家夥,若是真的成事了,他衛家的收益怕是會讓所有人都嫉妒的。
於是衛弘便答應了下來。
曹操大喜,但是若是就這樣直接去招兵買馬,名不正言不順,與謀反無異。
這時候身邊的人便提議,讓曹操假托有漢帝之詔,令天下豪傑共同前往誅殺董卓,以匡扶漢室。
曹操聽取了這個建議,這樣一來不僅自己師出有名,還能得到諸多盟友。
於是,曹操先發矯詔與各個州郡,隨後,略一思考,又多派出了一騎。
之後,曹操便豎起招兵白旗一麵,上書“忠義”二字。
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曹操的詔書已經到達各州郡了,各郡太守收到來信,反應不一。
而於此同時,平原縣令劉備,卻也收到了一份詔書。
劉備收到詔書之後,有些某不清頭腦,畢竟曹操發詔之事已經人盡皆知,但是收到詔書的都是郡守一級的人物,為何自己區區一個縣令也會收到這詔書呢?
劉備身邊此時也沒有什麼謀士,關張二人若是討論戰事倒還可行,對於這種事情怕是沒有什麼有用的見解,於是劉備便將傳令喚來了李文。
對此,李文大概是能猜出曹操的想法,但是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和劉備解釋,但是不解釋的話以後也逃不過去,除非劉備一輩子見不到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