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齊狂的結局(2 / 3)

所謂“327”,是一個國債期貨合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九十年代初國債發行非常困難,老百姓普遍不願購買。國家決定引入發達國家的交易方式,讓國債更具流通性和價格彈性,1992年12月交易所設計並推出了12個品種的期貨合約。

第二年,財政部決定參照央行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給予一些國債品種保值補貼。國債收益率開始出現不確定性,炒作空間擴大了,國債市場開始火爆,聚集的資金量遠遠超過了股市。“327”現券的票麵利率為9.5%,如果不計保值貼補,到期本息之和為128.5元。在1991~1994中國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這三年裏,保值貼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

但到94年底、95年初的時段,經過宏觀調控,通脹率已經被控下調了2.5%左右。根據這些數據,當時中國第一大券商的總經理預測,327國債的保值貼息率不可能上調,即使不下降,也應維持在8%的水平。

按照這一計算,327國債將以132元的價格兌付。因此當市價在147~148元波動的時候,WG證券聯合LGF,開始大舉做空。他們認為,財政部本來應該是最不想提高“保值貼補率”的,因為這樣他就要從國庫裏無端地多掏出很多錢來補貼買國債的人。

正當所有空頭們都以市場化的眼光來看“保值貼補率”不可能再增加,而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保值貼補率”後來竟然提高到12.98%!雖然WG肯定知道多方的背景,但他們還是固執地以為可以憑自己的實力贏過對方的權力。

2月23日,財政部正式發布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公告,百元麵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

總之,當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正式公布消息後,空方的失敗已經難以挽回。2月23日一開盤,雙方就在市場上激烈交戰,多空展開最後的生死廝殺,上午開盤後,多方在用300萬口的多單將前日的148·21元收盤價一舉推至150元,此時空方已經損失慘重。

下午開市後,空頭主力WG證券的同盟軍LGF的高氏兄弟終於扛不住了,突然調轉槍口,開始做多,空方立即潰不成軍,327合約在1分鍾內竟上漲了2元。接近到152元,意味著多頭當天盈利95%以上!當時交易所內一片歡呼之聲,多頭欣喜若狂。

當時中國第一大券商WG證券被逼進死胡同,麵臨著60億元的巨虧。在收市前8分鍾,WG證券拚死一搏,利用規則設計及係統漏洞,突破數量下單炸盤,超額賣出國債期貨。

下午4:22分,在收盤前的最後八分鍾,突然出現50萬口空單將多頭打了個措手不及,期價被打到150元,隨後連續幾個數十萬口將價格打回到148元。

此時多頭們隻看見價格一個勁地往下掉,卻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收市前最後時段竟然出現一筆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價位封死在147.50元,由於時間倉促,多方根本沒有時間反應。這意味著幾分鍾內多頭們不僅當天盈利全部虧光,而且連本金至少也虧掉一半以上,全部爆倉。

交易所內外一片目瞪口呆。齊狂事後回憶,連自己這樣久經沙場的人當時臉色刷地一下就白了,手足冰涼、全身麻木,還有人甚至當場暈倒。那個結局不知道多少多頭要傾家蕩產!

事後統計,WG證券最後八分鍾共拋出1056萬口賣單。按照規定,國債期貨交易1口為2萬元麵值的國債。1056萬口的空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2100億的總市值,意味著1994年中國GDP的1/30!當時327國債總共才240億,這樣的天量可謂空前絕後。

總結這次多空博弈,WG的取勝之道在於三點,一是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二是其保密工作到位,三是其對證券規則的熟悉。有了這三點,才保證了它能夠在收盤前突然發難,令對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