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風的話倒也沒什麼毛病,也沒必要解釋得太清楚。
“對了,你現在做什麼呢?”柳如風轉移話題道。
“我,畢業後考了公務員,在省視察小組,到處跑。”劉飄笑道。
“嗯,很有前途啊!應該辦了不少貪官吧?”
“的確不少。”說到,劉飄臉色一沉,滿是憤怒:“我很難理解,很多被查到的貪官不管是通過什麼手段得來的不義之財都不敢用,還找一個好地方藏起來。表麵上卻是一個替百姓某事,清廉的好官。你說,他們拿那些錢去有什麼用,還隨時提心吊膽,擔心那一天被查處。”
“嗬嗬,人本來就貪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心存僥幸。”柳如風對這些人倒也生出多少厭惡。人本就是如此,好與壞本是對立,也相互依存。
很多人在站在道德高度去批判別人的時候卻忘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不管是做官還是老百姓,還不是有好有壞。政策好了,到處搞建設,有的人就想盡辦法就是為了多得幾塊賠償,釘子戶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大部分的老百姓還是好哄的,你吃了肉,給點湯喝就感恩戴德了。然而,正因為一開始的謀取小利使得有些心想不堅定的人陷入貪得無厭之中。最後湯也不給了,甚至連骨頭都吞了下去。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來如此。貪官永遠抓不完,壞人也不會滅絕。這就像人生,不總是喜,也不全是悲。而它們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兩者有之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
“對,就是貪婪,就是心存僥幸。”劉飄對柳如風一陣見血的評價高度的肯定:“悲哀的是,他們有了錢卻不敢用,隻會眼巴巴地看著其慢慢發黴,腐爛。”
“古今如此,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不敢花的也隻是小部分,大多數不是用了嗎?”柳如風笑道。
“那又如何,從走上貪腐那一天起,他們夜夜被噩夢驚醒,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受著良心,道德的折磨。”劉飄對這類人還是極為憤怒,可以說是深惡痛絕。
“所以才需要你們,要你們把這些政府的毒瘤給剔除。”
“可華夏之大,貪腐到處都是,我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劉飄一股子幹勁的同時也感歎自己的渺小。
“做人但求問心無愧,你做了就好,那擔心得了那麼多。這天下不是你的,這百姓不是你的,你替他們謀福,幾人感謝你。”
聽到柳如風的話,劉飄黛眉微蹙,並不讚同他的說法。
“做事本來就該不求回報。受苦的是百姓,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那你能改變得了什麼,除了你外圍之內的事?古往今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而他們偏是國之根本,得者得天下。再大的權利都是他們賦予,也是他們用雙手把一個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所以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說法。然而,社會發展了,有些人墮落了,知道取不知道還,這也沒有不合理。你希望人人平等,處處公平。但這社會真的平等,公平嗎?”
“行了你們兩個,又不是政客,輪什麼道。”宋雯萱插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