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更新已到,請大家點擊、推薦、收藏支持!謝謝
~~~~~~~~~~~~~~~~~~~~~~~~~~~~~~~~~~~~~~~~~~~~~~~~~~~
貞觀時玄奘法師西極流沙,留學爛陀寺,後在天竺數千僧眾聚集的大講經會上,五日間舌辯群僧、無人能敵,遂被十八國土王共推“法主”,乘象誇街巡遊。前後曆時一十四載求經而回,得天子親出長安郊迎,後遵禦旨,駐於大唐三大名寺之一的慈恩寺,譯經傳法,當其身死之日,長安商賈罷市五日,天子輟朝為之扶棺,百官披麻,其他百姓相隨送葬者幾達百萬人之多,綿延數十裏,當其時也,誠可謂長安空巷、萬戶齊哀。
前時佛寺中的和尚們俗講,內容都是佛經中的小故事,許多人從小就聽,早已膩煩。此時聽唐離開講的是活生生的大唐人物,而內容更是最令人好奇的西去取經經曆,頓時來了興趣,刷的一聲都圍了上來。
見剛報了個題目就引來這許多人,唐離大感錢途光明,聚氣凝神,朗朗開言道:“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辯。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聽西遊釋厄傳。”
幾句開場詩吟完,就聽“啪”的一聲醒目擊響,正文正式開始:“列位看官,話說我大唐貞觀朝金山寺中長老法明和尚乃有德高僧,修真悟道,已得無生之理。這一日,長老正打坐參禪之時,忽聞小兒啼哭之聲,一時心動,急至山腳江邊觀望,卻見自上遊處飄來一張木板,上麵躺著一個未滿三朝的小兒。長老見狀,口中念佛不已,急忙將之救起,取了個乳名‘江流’,自在金山寺中撫養。光陰如箭、歲月如梭,不覺一十八年過去,小江流已長大成人,端的是貌勝潘安,才比宋玉,好一個風liu人物!長老因叫他摩頂受戒,去發修行,並親賜法名‘玄奘’,好玄奘,是‘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端的是天生一顆慈悲心。這一日……”(不好意思,一時沒收住筆,差點寫成西遊記!抱歉!)
故事就此開場,這一講就是整整半個時辰,圍觀的聽者雖然越來越多,但卻幾乎不聞半點喧嘩,人人屏聲靜氣,生恐漏聽了一個字,聽到玄奘父親陳萼陳光蕊高中狀元時,許多士子模樣的人物固然是麵顯豔羨之色;聽到殷溫嬌拋繡球選婿,許多來上香的小姐們也是雙眼迷離。再聽到劉洪行惡,殺狀元而占其妻,更有人怒目握拳,總之人人皆是陷於故事之中。
“話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自在靈山領了佛旨,帶著木叉來到長安大唐國,斂霧收雲,徑入一土地神祠,唬的那土地心慌、鬼兵膽顫,菩薩表明來意,囑眾小神不得走露了消息,自與木叉變作兩個遊僧,往長安街上而來。”講至此處,正當眾人提氣凝神,卻見那少年又是“啪”的一聲拍響醒木,拖長音腔道:“畢竟不知尋出那個取經人來,且聽下回分解!”。
寺裏的僧人們俗講,都是將一個短故事直接講完,那象少年這樣,撓的人心癢癢的時候偏就來個“下回分解”?,這句話一出,聽者一愣之後,頓時就炸了窩,無數人亂紛紛叫道:“兀那少年,快說,到底菩薩選了那個取經人?”。
“肯定是玄奘法師,這還用說?”,旁邊一個儒生模樣的人物趁機賣弄自己的“聰明”,搖頭晃腦說道。
“老子也知定是江流,不過想知道菩薩是怎麼選中他的,不聽這少年說,要你這賊廝鳥多嘴做什麼。”,誰知剛才說話的大漢卻不領情,一句話就將那儒生給頂了回去。
“你……你……粗魯……”,儒生看大漢挽袖子就要揍人的模樣,醬紅著臉色不敢再說,隻嘴中嘀咕著向後麵的人群中退去。
且不管這二人的爭執,單說鬧哄哄的圍觀者中,也不知是誰高門亮嗓的吼了一句:“兀那少年,你這不是吊人胃口,更新,快更新!”,眾人既覺他這兩個字兒著實用的形象,當即眾口一詞叫道:“更新,更新!”,一時間,呼喚“更新”之聲震於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