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阮義士 長白尋寶 風秀逸仗義救人(2 / 3)

言此,見阮衛一片茫然,不覺笑道:“愚兄機緣巧合竟得到二雄、二雌,而且是千年之參。也不知怎麼弄的消息外泄,使得錦衣衛、江湖豪客蜂擁來此欲得此寶。我豈能讓他們白撿便宜?所以,為了讓孩子日後成為有用之人,愚兄為他服下了一雄一雌,而另一雌參送與了陰毒教教主牛為金,因為他父子皆答應為我大金所用。說出來慚愧,當年你們因有民族之見我反感,如今的我也沒能完全跳出民族的圈子。現如今,我手中隻剩雄參一株,為成全老弟之義舉就送與賢弟!免得他人你爭我奪、物得非人而貽害江湖、荼毒生靈。”

此言一出,阮衛翻身便拜,泣道:“如此大恩大德小弟愧領真是於心不忍,日後如用得著小弟,小弟就是肝腦塗地也絕無二話。這裏先代暴賢弟謝過大哥之德。”

風愚忙雙手將他攙起,再將阮衛按於炕上,正色道:“人生在世義字當先,能結交你這樣的英才、兄不枉一生!更何況我話還沒說完你忙什麼拜?我這參根本不是白給你的,我也有求與你,聽完了再拜不遲!免得拜完想收也收回不了!”言罷,哈哈大笑!

阮衛聽罷不無感慨道:“第一,就是天大的事也沒有這千年之參珍貴!第二,兄長的快人快語、直言不諱,才是真丈夫也!小弟迂腐了!想兄長久居深山,以獵為生、以獸為伍,何求之有?想必是笑談吧!再說了,我阮衛一介武夫有何可貢獻給兄長啊?唯一有的一點銀兩還讓你的狼給咬丟了!”說罷,哈哈大笑!

風愚苦笑道:“大丈夫講話豈能兒戲?我這個人一輩子向來是直來直往,從不兜圈子。實不相瞞,我得參獻參一事早就外泄,如今的我早就不得安寧、如坐針氈。每日貪心之輩、大明錦衣衛、大漠爪牙虎視在外,前幾****已接到最後通牒,再不交出參王,我命休矣!可以說,這裏如今已是是非之地。隨時都有可能玉石俱焚。你算是命好,這幾日他們沒來。否則,連你也得搭進去。”

阮衛聞聽道:“錦衣衛、神機營不但高手如雲,而且火器甚烈,再好的武功也抵之不住。大哥還是避讓的好,何必拿雞蛋碰石頭?”風愚道:“我何曾不想遠走他鄉、避此禍以享天年。可人家早有準備,山外已遍布他們的眼線,我不論到哪裏都會將禍患帶去。哎!殃及池魚之事豈是我輩所為?算了,不說這些了,如今我有一特別重要的事情要拜托賢弟,希不要推辭。”阮衛忙道:“大哥有事盡管言語,小弟肝腦塗地、在所不惜,若違此誓言,讓我背井離鄉、無處安身。”

風愚道:“誓言就別發了,我所求的事是:小兒幼服雌雄二人參,卻內力全無。每日忽混、忽清。身體反弱不禁風。弄得我夫妻二人坐臥不寧,我更無計可施。望賢弟能拿個主意,解兄之燃眉。”

阮衛聞聽苦笑道:“你隻知為他藥補,又不知為他通經疏絡。豈能無疾?告訴你,這還得說小侄骨骼清奇、乃練武奇才,換了旁人早一命嗚呼了!你呀,就是個愚人!”風愚道:“可不知能否有挽救之法?難道,偌大個中原武林都救不了他?”

阮衛道:“當初你我同門習藝,師父不止一次言及此事:藥補不可過急,隻怨你不肯相信我中原之武學,才弄到今天這個地步。不過,補救之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先打通他任督二脈,順其經絡、隻有這樣以前的努力才不會白費,否則……。”風愚聞聽道:“沒有武功怎麼了,我不是活的好好的。隻要能活比啥都強。你說的方法我也知道,可我更知道民族之偏見,當初我若不是滿人,就是你再說謊話風秀逸也不可能廢我武功。如今,大金與大明遲早一戰,豈有武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救我兒,那他真是大大的英雄了。更何況,此人必武功通玄,這樣的人如何去尋?除非上天入地。”言訖,一臉的愁雲、頭一低再不做聲。

阮衛麵有難色,他也知道民族之見的可怕。可哥哥有事又不能一推六二五,無奈道:“觀我朋友當中唯一人可救他。”風愚立麵帶喜色道:“他是誰?請賢弟速速明言,一了兄之心願。”阮衛略有所思,憂道:“說出來你也認識,他就是鬼斧聖俠之後人——風姿風秀逸。”

風愚道:“兄亦知其武功了得,不然我的武功哪去了。隻是他風流成性、不學無術,孩子跟他豈能走好路?況,他當年廢我武功就是因為民族之見,如今就沒了民族之見了。不行,絕對不行。這豈不是送羊入虎口,笑話、笑話!”語罷,搖頭謝絕。

阮衛道:“此人確實是風流成性,可男人三妻四妾何止百千,誰道好壞了?你哪裏知道,他的風流是拜其父與咱師父所賜。

想當年,秀逸兄相好於沙氏,二人偷食禁果,這些江湖人盡知,想你亦知一二。”風愚點點頭道:“那是當然。”阮衛接道:“可往後的事就鮮為人知了。那沙氏在有孕的情況下硬被咱師父拆散,嫁給了魏大中之子魏孝。而秀逸兄也被其父逼迫另娶他人。風秀逸豈肯罷休,曾入京城尋覓,可歎的是:魏孝不但武功不弱,而且府內高手如雲。所以,秀逸兄隻奪回了自己的愛子,為防魏家報複才隱居蘇州。後來,他再次入京城,可沙氏已有身孕,為了心愛的人、他隻好放棄報仇之念。至此以後,他心灰意冷,整日淪落於花街柳巷,才博得了情海浪子的雅號。盡管如此,他武功有增無減;俠義心腸可昭日月。我想,他雖廢了你的武功卻還給你兒,豈不是天理循環再好不過!說不定還會成為佳話!記載後世!”

風愚聞聽高興道:“說的好!說的太好了!我就聽你的,我兒就交給他了。到時最多弄出個小風流鬼而已!”

阮衛道:“大哥盡管放心,小侄到江南後,我定讓秀逸兄傳他武功,再送去鐵扇門。我就不信,合兩家絕學還造就不出一代武人。再有,兄長若不嫌棄,弟願將小女詠梅許配與他,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風愚聞聽牙險些樂掉,連聲稱好、滿心歡喜,在妻子海霞的建議下,二人結為了異姓兄弟。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五天後,阮衛傷已基本痊愈。既有告別之意,因為他實在放心不下拜弟暴仇。

風愚知他心念拜弟,遂不舍道:“兄弟,救人如救火。愚兄知你幾日來如在火中,兄雖不舍但亦不能留你,好在咱來日方長。隻是我義弟去的早,他們有二子在我處撫養,如今還請賢弟摒棄民族之見、憐兄之苦心,將二子一並帶去,為他們尋找名師,不知賢弟意下如何?”話畢,麵露祈求之色!

阮衛道:“兄長多慮了,您的事就是我的事,弟應效犬馬之勞。放心,一到江南我就讓他們入名門習藝,將來定能成為一代了不起的英雄。”

風愚朗聲笑道:“弟也無需肩如千斤。要知道: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他們以後的好壞就看他們的命了!就是找到了名師不也得靠自己嗎?好了,別不多說,後麵已備好了雪爬哩,應用之物都在上麵,現可速去,晚了恐就來不及了。”話音剛落,忽聞狼嗥不斷,風愚驚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賢弟快走!這幫龜兒子又來了!”

阮衛目瞪如珠,怒道:“說的什麼話,危機之計我豈能棄兄嫂而獨逃。如此,豈不被世人所恥笑!我亦無顏見九泉之下的祖宗!我不走,誓與兄嫂共生死!我就不信了,來者還三頭六臂不成!”

風愚嘶聲道:“阮衛,你還是男子漢大丈夫嗎?外麵狼嗥淒如死子,分明是江湖頂尖高手到了。就憑你我豈可擋之?再者,你身係四條人命,豈能兒戲。如你再不離去,我必與你割袍斷帶、劃地絕交。”言訖,虎目外凸,扯袍欲行。阮衛見之忙道:“大哥不可,小弟聽命就是,兄嫂保重。”挾三子而去,再不忍回首。唉!也不知風愚夫妻二人會是什麼下場……!

寫書的筆、說書的嘴、唱戲的腿,就是快!阮衛終於進入了蘇州境內。他先找到馬傑,讓他將風愚友人之子送往無真情處習藝;再讓沈楊將人參送往梁後山莊,自己則帶風愚之子直奔風秀逸府邸。

風姿風秀逸還真在家,兄弟相見是相擁、相抱,攜手入廳內。早有仆人獻上茶,阮衛剛喝了一小口,風姿就來了詞了。嬉笑道:“怎麼的阮老弟,女兒嫁不出去了,硬要給我做兒媳嗎?我沒去迎就親自送來羞也不羞?”

阮衛假嗔道:“好個不要臉的風流鬼,別做美夢了。我是看你整日風流快活沒有個結果,替你害臊。為了不讓別人背後講閑話,說你家夥事不行,特為你送個兒子,也好堵住別人的嘴;更可讓你們風家人丁興旺,省的你常找**白費力氣。”說完,故意沒笑找笑。風姿被弄得一頭霧水,疑道:“兒子,什麼兒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阮衛見他猴急,遂道出了以往之經過。

風姿聞之立收起笑容道:“我祖因朱棣篡權才定下反明複明之事,但不管怎麼反,始終是我漢人的天下。現如今,大金吞我疆土、殺我人民,我豈能耗內力而去救一小韃子。此事萬萬不能,請阮老弟速去,免我改主意動殺機!到時你可不好向風愚交代。

阮衛被弄了個大紅臉,真是騎虎難下。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可他懷中風愚之子聞聽可不幹了,他經阮衛內力相助頭腦漸清。隻見他一躍下地,稚聲道:“呔!爾休胡言!大丈夫活就要光明磊落,豈能如此鼠目寸光、心胸狹窄?講什麼地域論英雄。那秦檜是不是你們漢人?趙高、高俅是不是你們漢人?他們壞不壞?哪一個是好鳥?成吉思汗不是漢人,是不是英雄?中國人你懂不懂?中國一詞早在周朝就有了。爾所言不過是婦人之言。人稱你為情海浪子真是大錯而特錯,我看你是情海瞎子。如此閉目說黑話,真笑掉幼童大牙!如果沒讀過書我可以教你,請聽仔細:

黃膚中國一條龍,

論地論族糊塗蟲。

若拔窮苦仇殺根,

團結和平歸一統!

小孩小手背後,小臉向天,一臉不屑之態。阮衛深知風姿性情暴躁,生怕他發威傷了自己未來之婿,忙阻止道:“小子,休得狂言。”小孩一聽道:“嶽丈休勸,這樣的小人就是給我療傷我也不用!因為他不配!”阮衛險些被小孩氣暈。

風秀逸聞聽之下猛撲向小孩,阮衛急道:“風兄不可!”遂閉上雙目,心中暗道:“小命休矣!”忽地有笑聲入耳,忙睜開雙目,隻見風姿高舉小孩是又蹦又跳,口中連道:“說得好、說得好!誰當皇帝無所謂,隻要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好皇帝,反正咱也不想當什麼鳥皇帝。孩子,快告訴我,是誰教你的?”阮衛見風姿由陰轉晴,不禁春花怒放。

小孩道:“平日裏我阿瑪常念,故記於心。您認為不妥嗎?”風姿沒有正麵回答此子的問題,反對阮衛道:“阮老弟,此子乃人中之龍鳳,我欲收其為義子、並傳我風氏之絕學,你看如何?”阮衛道:“收義子你說了算,傳藝也行。但他必須拜入鐵扇門下,這是我與風哥的約定。此事萬不能更改。再有,你別忘了,他可是滿人?你敢傳他武學嗎?”風姿一臉的不屑道:“我說傳還有誰敢管不成?今天我對天發誓,若不傳我兒武功,就讓我兒背棄於我永不相認!”阮衛道:“好了,你就別發誓了,萬一你兒子真不與你相認、到時可別怪到我姑爺的身上!風姿歎道:“那倒不會,隻是不做我的徒兒有些失落!好吧,有子如此,夫複何求?隻是,阮老弟要記住:豐再望也未必教他,民族的隔閡啥時候清了,中國就富強了!我們中國啊,就因為一盤散沙才會如此不堪。就連區區島國的倭寇也敢搶我財物、殺我人民!大明朝卻無可奈何,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人出來主持大局,到那時中國就強大了、人民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