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廢紙
紙張可分為原生紙和再生紙。原生紙的生產原料是木材,全世界每年因生產紙張而消耗的木材量是相當驚人的。再生紙可用廢紙作原料。據統計,回收1000千克廢紙,可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節約木材4立方米,相當於保護17棵大樹。一個大城市如能將一年丟棄的近萬噸廢紙全部回收利用,就相當於保護了數十萬棵大樹,這不僅節約了造紙的木材,更重要的是間接地保護了森林資源,保護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
回收廢紙用作再生紙,還有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比如建造一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可以省去以原木為原料造紙時的原木加工處理工序,因而節約投資50%。另外用廢紙造紙,水、電、煤、燒堿的消耗也大大減少,使再生紙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世界各國對廢紙的回收利用相當重視。如日本全國的廢紙回收利用率在50%以上,德國高達83%,而美國更是廢紙利用和廢紙出口的大國。據悉,美國除了將廢紙中的主要部分——廢報紙送入造紙廠製造再生紙漿外,更開發出了兩種利用價值更高的新用途——用廢報紙改良土壤、用廢報紙生產飼料,都取得了成功。
回收廢紙,減少了城市的垃圾量,也減少了對森林的砍伐量,還降低了紙張(再生紙)的生產成本和價格,真可謂一舉多得。
不盲目生產和使用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鉛筆
我國有兩個令人辛酸的“世界第一”: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鉛筆的產量及出口量。
說它“辛酸”,是因為這些“第一”是以消耗大量木材和破壞森林為慘重代價的。
據說,一次性木筷的發明專利屬於日本,日本國內一次性木筷的消耗量也名列世界第一,但日本自己卻從來不生產這種筷子,全部從國外進口。不僅如此,筷子用後還要統一回收,再用於造紙,基本收回進口筷子的成本。中國每年向日本出口300萬箱200億雙木筷,製造這些木筷要用去40億立方米的木材。國內一次性木筷的消費也與日俱增,300多個廠家在競相生產,所有大中小城市的飲食行業幾乎都在使用一次性木筷,也沒有聽說有人回收這種筷子,作為造紙的原料。試想,每年我們扔掉了多少木材、多少森林呀?!
我國年產木杆鉛筆超過75億支,占世界木杆鉛筆總產量的75%,出口40億支,均為世界第一。生產75億支鉛筆需要10萬立方米的木材。而美國、日本已將生產紙製鉛筆作為發展方向;德國和台灣地區的木杆鉛筆業已減產和轉產。發達國家早已把木杆鉛筆工業定為夕陽工業。
難道中國的森林資源特別豐富嗎?回答是否定的。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為13%,居世界第121位,平均每人隻有0.5立方米的木材,而日本雖為彈丸之地,但森林覆蓋率高達65%。
環境專家普遍認為,21世紀人類將麵臨空前的資源危機,包括水危機、土地危機、森林危機,等等。解決危機的惟一出路是節約使用資源。因此,必須對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鉛筆的生產進行限製。
少用紙尿布
紙尿布有的原料來自於樹木纖維素,消耗著森林資源,製造過程中又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和水,其中一部分後來成為廢水。因此,大量生產紙尿布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
另外,紙尿布用後丟棄,成為固體廢棄物,而且在掩埋時會產生汙染問題(1/3的紙尿布帶有排泄物,而且所有的紙尿布甚至一開始就含有病原體,即使加入少量氯化物消毒也無濟於事)。
在美國,每個兒童在嬰兒期平均使用數千條紙尿布。在都市固體廢棄物中,又髒又臭的紙尿布占了一大宗。1978年,美國俄勒岡州的一項研究發現,該州的固體廢棄物中,有16%~32%是紙尿布。美國每年用過的紙尿布已經多到“足以從地球到月球來回鋪上七趟”。
我國傳統的育兒方式慣於用布尿布,這一好習慣,應該繼承發揚。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出生千餘萬人,都用起紙尿布來,我們的環境和資源都吃不消。因此,很多事情不是經濟上能否承受的問題,而是公民的責任心問題。
保護森林
森林對於人類至關重要,主要表現在:森林提供了人和動物呼吸的氧氣,吸收工業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調節地表徑流,涵養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森林減低風速、吸附塵埃,吸收硫化物等保護森林環境。森林是人類綠色的家園有毒氣體;城市綠化帶消納噪音,降低噪聲汙染;森林是地球上生命最為活躍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