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產出的這種塑料量達50億磅,所以大規模地回收便可以大大減少填埋場中這種垃圾的數量。但塑料有許多不同類型,通常商品中包含的塑料就有46種,而且許多產品中含有多種塑料,如塑料的番茄沙司瓶便是由6層不同塑料組合而成的。為了有效地再生高質量的塑料,不同種類的塑料需要事先被分開,如果多種樹脂一起再生,產生的塑料質量會降低。低質量塑料混合物常用來製造類似於木材的東西,有時稱為塑材,適宜用做戶外建材,如籬笆柱、公園長椅等,特別結實耐用。在德國,隔離噪聲的塑料籬笆開始在高速公路上使用。
垃圾的重複使用
為使玻璃瓶能重複使用(reuse),瓶壁必須比一次性瓶子的壁厚,故整個瓶子也較重,由於重量增加,運輸費用也隨之增高。過去的年代,重複使用瓶子是因為當時的製瓶廠小而分散,重複使用有助於降低運輸成本。今天,全美國小型分散的廠子已集中起來,數目僅為原先的1/10,瓶子重了運輸起來成本增高,所以便不能再回到過去重複使用玻璃瓶的時代了。雖然美國重複使用瓶子的數量下降了,然而其他國家仍保持相當的規模,如在日本,幾乎所有的啤酒瓶和米酒瓶都要重複使用達20次;而在厄瓜多爾,一個瓶子要用10年以上。
歐洲國家如德國和瑞士有法律以促進容器的重複使用。美國一些飲料業近來一反往常拋棄瓶子的習慣,采用塑料瓶為定戶直接送牛奶,這種瓶子可以用50~100次。一些釀造業也對重複使用瓶子發生了興趣。但總的看來,除非立法者和消費者采取行動,否則美國是不會回到重複使用舊瓶子的年代了。
廢棄物的源頭削減
工業在設計和製造其產品時就要注意減少廢棄部分的體積和有毒害物質的含量,此種戰略可稱為源頭削減(source reduction),它是廢品處理的一個重要方麵。創新和產品改革可以減少產品在被使用後所餘留的廢棄部分。例如,現在幹電池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就比20世紀80年代時減少了許多,另一個例子是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鋁罐的重量減少了35%。許多工廠也在設法減少它們每天都要使用的有毒的氯化溶劑的量,此物被廣泛地用於電子工業、幹洗業、泡沫隔絕材料和工業清潔等。有時可以采用毒性較小的東西去替代,以達到從源頭削減的目的。化學溶劑的源頭削減依靠降低溶劑的揮發就可以實現,因此種物質對環境的汙染主要是通過揮發。裝設節省溶劑的裝置不僅對環境有利,而且工業上也可以節約成本。
減縮產品材料(dematerialization)是很好的方法。隨著技術上的改進,產品重量和體積正在逐步縮小,但要達到從源頭上降減的目的,新產品必須像被它所替代的舊產品一樣耐用才行。假如新的小而輕的產品使用壽命較短,廢物從源頭降減的目標就會落空。在美國,讓消費者購買那些產生較少廢棄物的產品的傳銷活動也開始進行,例如一家纖維柔化劑公司推出了一種可折疊的和可被生物降解的濃縮纖維柔化劑容器,如果社會上大量采用這種容器,市民垃圾量將會降低不少。
拯救海洋
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已使許多大洋生態係統岌岌可危,導致了世界範圍內海洋生物量的下降。過度捕撈,汙水排放及化肥、農藥、石油及垃圾的不斷進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愈演愈烈,再加上近年來氣候的變化,正在給全球海洋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如曾經以其豐富的魚貝資源滋潤過古希臘和土耳其文明的黑海,其內的生物幾乎已蕩然無存,80%以上的捕撈魚類已絕跡,代之而起的是以垃圾為營養的海藻瘋狂地生長,和以此為食物的北美水母的大量繁衍。瘋長的海藻阻斷了陽光的透入,使黑海的水生生態係崩潰。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地中海、波羅的海以及我國的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