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益’是可怕的!麻將這玩意兒,一經李淵、李大大兩代帝王之口宣揚......推崇備至。便如龍卷風一樣席卷了整個大唐皇宮,並一發不可收拾的從宮中向外傳播著。短短的數日之內,長安城裏就多出了一種人人追捧的娛樂活動。
而我們的主角胡濤了,卻沒有這享受娛樂的福分。如今的胡濤身兼數職,歸德郎將的武職掛在那兒,如今暫無事可幹,不提也罷;民部農事員外郎,工部虞部郎中,國子監算學博士,這些可都是有實事要幹的。也虧得他調度有方,分配得法,又善於用人,且在任職前也提了要求,這才堪堪應對下來。
不過老天爺似乎有意調戲胡濤。這不,他前日剛協調好工部、民部的事情,今日又剛剛完成國子監算學的授課,正準備給自己放半天休假。哪曾想......
國子監大門口,胡濤竟被人給‘堵’了!
“濤哥兒,多日不見,甚是想念,別來無恙否?”親切的問候聲突兀響起,胡濤側首一觀,竟是在國子監門口守株待兔多時的李恪走將出來。
如此正經場合,胡濤不敢肆意,恭敬回禮道:“拜見蜀王殿下!多謝殿下關懷!臣不知殿下靜候於此,多有怠慢!還望殿下恕罪!......此處人來人往,多有不便。臣請殿下移步,換個清靜的地方,臣也好聆聽殿下教誨!”
說完,胡濤領著李恪便走進了國子監附近的一間茶肆。
待到兩人坐定,胡濤嚴肅開口道:“小恪啊!國子監那種場合,你如此叫某,不合適吧?你不在意這些,某還怕惹麻煩了!”
“濤哥兒說的是!恪也是一時激動,失了分寸,濤哥兒見諒!下次一定不會了”李恪是聰明人,識好歹,聽胡濤如是說,當下便誠懇認錯道。
“小恪從善如流,胡某心生佩服......好了,說吧,你今日所來何事啊?”胡濤拱手問道。
“還不是恪手中這鴻臚寺的差事。”李恪回道。
“這差事怎麼了?”胡濤疑惑的問道。
“那倭國遣唐使今年又來了!”李恪有些喪氣的說道,聽口氣似乎有點束手束腳的感覺。
日本,隋唐是稱倭國。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倭國遣唐使來朝,再次提出更改國號的請求,‘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這一次,武則天正式同意,準許倭國更名為日本國。至此,日本之名沿用至今。
“哦......去年,呃不,前年不是被打跑了的嗎?今年還敢來?某還真有點佩服他們的勇氣啊!”胡濤口中驚訝道,心中腹議‘靠!小日本不愧是屬黃瓜的欠拍啊。’
“是啊!而且,這回他們還一改常態,恭順異常,在四方會館也是老老實實,不挑不揀,謙卑有禮,對誰都客客氣氣的。說是上次回國專門請了名仕大儒,花了一年的時間好好補了補禮儀之課,也不知是真是假。”李恪解釋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想來,這‘倭使’如此大費周章,必是有所圖謀的......也是你今日來找某的緣故?”胡濤感慨道。
“正是!...濤哥兒...他們叫‘遣唐使’,不叫‘倭使’!你這叫法,諧音(wo shi-方言,有拉粑粑之意)也太那啥了!”老實孩子李恪反駁道,天真的為‘友邦人士’仗義執言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