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社交追蹤(1 / 2)

刑警隊會議室,早間例會。

苦熬了大半宿的艾小美,頂著一雙熊貓眼,端坐在會議桌的一角,臉上現出少有的正經表情。

艾小美與雲海網警聯手,在兩名受害者發布色情服務信息的網絡頁麵上,搜索本地的瀏覽者,結果還真發現了可疑的IP。說它可疑,倒並不因為IP地址顯示在本市,而是因為顯示在國外,而且中轉過多個國家的機站,正常瀏覽是無須這樣掩飾行蹤的。還有,可疑IP瀏覽網頁,都發生在受害者失蹤之前。令人沮喪的是,瀏覽者應在IT技術方麵十分擅長,網警和艾小美費盡周折也未追蹤到真實的源頭,隻是一個追蹤到韓國,一個追蹤到印度,便無法再繼續下去,不過由此基本可以傾向於,凶手是通過網絡來選擇下手對象的。

然而,確認凶手選擇獵物的方式,並非艾小美成為本次早會主角的原因。得到這樣的矚目,是因為她通過追蹤 Facebook(臉書),不僅將犯罪嫌疑人約翰·馬尼奧塔更深入的個人信息直觀地展示出來,還挖掘出警方先前未掌握到的關於嫌犯人際關係和逃竄方向的證據鏈。

Facebook是國外最著名的社交網站,擁有超高的人氣和億萬注冊用戶。艾小美在獲知嫌犯有自拍的喜好,又特別善於表現,還聲稱有無數粉絲和擁躉等信息後,便推測他可能在 Facebook 這樣的社交網站留有注冊信息。她登錄到B國的 Facebook 分站,試著將姓名、年齡等條件輸入到網站搜索,由於網站要求用戶必須實名注冊,結果很順利便找到了屬於約翰·馬尼奧塔的注冊頁麵。

艾小美熟練操作著筆記本電腦,看著會議室牆上的大屏幕連續閃過的照片,介紹道:

“正如韓老師分析的那樣,這是一個為了尋求關注和存在感而願意窮盡一切手段的人,甚至極端到不惜以他波折多舛的個人隱私,來博取網友注意的地步。我仔細梳理了他在 Facebook 頁麵上發表過的言論,也逐一看過他在留言板上留下的信息以及與網友的交流情況等,大致推測出他的個人成長經曆。

“約翰·馬尼奧塔,生於一個多兄弟姐妹家庭,父母關係緊張,家庭矛盾重重,又因他自幼性格內向,家人對他便格外忽視,因此他在十多歲時便疏遠家庭,獨自於社會上闖蕩。為了生存,他做過酒吧服務員、調酒師、模特,還做過色情電影演員。他還曾經是一起輪奸案的受害者……

“同樣還是如韓老師分析的那樣,表演型人格障礙大多伴隨著反社會的暴力傾向,約翰·馬尼奧塔在自己的 Facebook 頁麵上,發表過很多關於死亡和暴力的言論,還上傳了一些恐怖詭譎的吸血鬼照片,更離譜的是他把自己虐殺兩隻小貓的整個過程拍攝下來傳到 Facebook 上,遭到無數網友的指責和唾罵。這些網友的言論至今還留在留言板上沒有刪除,可見他對自己的行為樂此不疲,根本不在乎網友的指指點點,更不在乎因虐殺動物而招致的留言詛咒。他反而極為享受地沉浸於廣受網友關注的良好感覺當中,他甚至在頁麵上揚言——‘我想出更大的名,也許我可以試著殺一個人’!

“在他 Facebook 的頁麵上,占據空間最多的便是照片。大多是他身著各種奇裝異服搔首弄姿的自拍照,還有他與朋友的合影,以及在某些場所的留念等。我試著將他來咱們國家之後上傳的照片全部下載下來,分類後逐一剔除,去掉他與同事的合影,去掉他在某些酒吧與一些酒吧女的合影之後,發現了一個可疑女子。該女子是唯一三次出現在嫌犯的合影當中的……”

艾小美在大屏幕上同時擺出三張照片,“就是這三張自拍照,各位可以看到,一張是兩人在酒吧喝酒,一張是兩人在風景區遊覽,還有一張是在室內。”艾小美去除前兩張照片,唯獨留下室內合影,並放大,“在這張照片的背景裏,可以看到床頭和一個床頭櫃,大家也應該都能看到床頭櫃上擺著的相框裏,鑲嵌的正是該女子的照片吧。所以不難推測:合影中的女人可能是嫌犯在本市交往的女友,而照片是在女子住所拍的。我想咱們找到這個女人,也許可以順藤摸瓜發現嫌犯蹤跡,甚至有可能嫌犯一直就窩藏在她的住所裏……”

“這女人我知道,大家可能也都有一些印象,前段時間剛剛因販毒被執行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