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點驗首級的疏漏(1 / 2)

封閉的軍帳,仿佛自帶混響效果一般,江嶽的聲音顯得越發洪亮。

“新城縣往西是陸渾關,陸渾關往北是函穀關,由董卓麾下的大將牛輔駐守,董卓本人率領五萬大軍屯兵洛陽城西二十裏處的澠池,其中包括八千披甲,三千精騎,除此之外,丁原在孟津按兵不動,麾下大約有兩三萬人馬,呂布、張遼、高順等人都在他的軍中,橋瑁屯兵城皋,有多少兵馬暫時不清楚——董卓、丁原和橋瑁這三路大軍都是何進召來的外鎮諸侯,準備對付十常侍……”

嗡的一聲,大帳裏響起一片議論之聲。

別人倒還罷了,呂布、張遼和高順可都是曹軍的老熟人。

在曹丞相那個時空,雙方打了好幾年的仗,給曹丞相帶來很大的麻煩,呂布、高順最後兵敗身死,張遼歸降,現在已經成為曹軍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將。在江嶽這個時空裏,土著的呂布軍曾經也是曹丞相的強敵,曹丞相動用了十五萬大軍,才將他們一舉消滅。

董卓、丁原、何進和十常侍的名氣也很大。

東漢末年,大漢王朝搖搖欲墜,但是漢靈帝在位的時候,總的來說還能鎮得住場麵,黃巾起義(或者叫黃巾之亂)那麼大的聲勢,最後還是被他輕易剿滅。

等到漢靈帝一死,漢家朝廷就徹底亂了,外戚、宦官和士族文官,三大派係鬥得你死我活,為了爭權奪利展開激烈鬥爭,大將軍何進就是外戚集團的代表,誌大才疏卻身居高位,為了對付手握兵權的十常侍宦官集團,召集外鎮諸侯帶兵來洛陽——百分之二百二十二的一個餿主意。

董卓,丁原,橋瑁,就是他召來的三路外鎮諸侯,其中橋瑁實力較弱,董卓和丁原的實力卻很強。

所謂“天下之權勇,今見在者不過並涼”,董卓部下的西涼兵,也就是甘肅陝西一帶的邊軍,丁原部下的並州兵,則是駐守山西的邊軍,都是這個時代最精銳的軍隊。董卓後來那麼牛,以一軍之力和十八路諸侯抗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火並丁原,收編了他的並州兵,並把呂布、張遼、高順等名將納入麾下,以至實力大漲。

“很好!很好!江嶽是個有心人,看來你對本朝發生的大事很熟悉啊,以前讀過書吧?文武全才,了不起!”

曹休忍不住連聲誇獎,笑容滿麵,連著說了兩次很好。

能在戰鬥之餘送來一份如此全麵的軍事情報,僅憑審問俘虜和簡單的偵查是做不到的,江嶽肯定對中平六年的洛陽之變非常了解,然後有針對有選擇的進行調查,才能彙總出這份情報。

洛陽的中平六年八月,是個風雨飄搖的多事之秋,對後來的天下大勢有很大的影響,那是另一個時空裏已經發生過的往事,曹休和曹真對其了如指掌,隻聽到洛陽和中平六年八月這兩個關鍵詞,就知道現在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第一座乾坤門出現後,曹丞相考慮到將來還可能再次出現乾坤門,曹休曹真這樣的骨幹軍官都被逼著學習本朝曆史,今天果然派上了用場,但是江嶽這樣一個“土著”小軍官,也對中平六年的洛陽如此了解,就讓人感到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