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語言典故常識(3)(2 / 3)

古人用“傾城傾國”來形容絕色美女,這一比喻典出?

A.《詩經》 B.《論語》

C.《史記》 D.《漢書》

答案:

D。

聚沙成塔:

《漢書·外戚傳》載:李延年給漢武帝唱過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後來,傾城傾國就成為對絕色美女的常用代詞。

中國古代稱皇帝為“九五之尊”,此典故出自哪裏?

答案:

其典故出於《易·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聚沙成塔:

九在個位數中最大,所以古人特別愛好最大最多的九,如稱天之高為九天,五是一至九數列的中數,古人講究中庸之道,對這個中數也就有所偏愛,如皇宮要設置五門,所以“九五”就是“德備天下”的皇帝了。

我國曆史上“指鹿為馬”的人是誰?

答案:

趙高。

聚沙成塔:

秦始皇死後,大權落在趙高的手裏。趙高想專權,又怕群臣不聽,於是就搞了一場心理測試。他教人牽了一隻鹿來獻給秦二世,說這是一匹寶馬。秦二世說,這明明是一隻鹿嘛,你為什麼說是馬?趙高就說,是馬,不信您問大家。大臣們麵麵相覷,都不敢實話實說。其實趙高事前已經放出風聲,哪個要敢說是鹿,我就要他的腦袋。

形容精細收打,珍惜糧食的“顆粒歸倉”中的“顆粒”兩字最初使用是否是指“一顆”或“一粒”糧食?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我國古代的容積共分12級,它們的名稱是:石、斛、鬥、升、合、勺、抄、撮、圭、粟、顆、粒。“顆”與“粒”是古代容積的最小單位,都是量詞。

以“莫須有”罪名迫害別人的是?

A?郾魏忠賢 B?郾秦檜

C?郾趙高 D?郾韓世忠

答案:

B。

聚沙成塔:

嶽飛是宋朝時期的一位民族英雄,後被奸臣秦檜所害。韓世忠當麵質問秦檜,為什麼殺嶽飛?秦檜無言以對,便說有人說嶽飛的兒子嶽雲和張憲設計為嶽飛收回兵權,這件事莫須有(可能有)。韓世忠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個字怎能服天下?”

與“方寸已亂”典故有關的人物是?

A?郾蕭何 B?郾韓信

C?郾徐庶 D?郾黃蓋

答案:

C。

聚沙成塔:

曹操極為賞識劉備的軍師徐庶,為讓他投奔自己,用計把徐母騙到許昌,模仿徐母的筆跡寫信給徐庶,讓他快去許昌。徐庶是個孝子,接到信後,急著要走,便對劉備說:“我本要與將軍共圖霸業是全靠一顆心,現老母陷於敵手,我方寸已亂,對大事無益,就此告辭吧。”

今天我們把招待客人的主人稱為東道主,其實東道主最先指的是戰國的哪一個國家?

A?郾晉國 B?郾秦國

C?郾鄭國 D?郾衛國

答案:

C。

聚沙成塔:

當晉國和秦國聯合圍攻鄭國時,鄭國老臣燭之武利用秦晉的矛盾,說服了秦退兵,並答應秦國,鄭國會做他們東方道路(秦國在西,鄭國在東)的主人,為秦國使者提供食宿方便。這就是有名的“燭之武退兵”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與誰有關?

A?郾晉獻公 B?郾晉文公

C?郾楚莊王

答案:

B。

聚沙成塔:

春秋時,晉獻公聽信讒言,派人捉拿重耳。重耳聞訊,倉皇出逃。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以國君之禮相待。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突然問:“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你怎麼報答我呢?”重耳回答:“要是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晉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裏,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現在我們用“破天荒”表示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它的來曆與什麼有關?

A?郾女媧補天神話

B?郾盤古王開天辟地的神話

C?郾科舉考試

D?郾新皇帝登基

答案:

C。

聚沙成塔:

唐代科舉考試規定,每年京城會試,地方上都要解送一批考生赴京應試。而荊南地區的考生中45年沒有一人考中,人們譏笑那裏鬧“天荒”。唐宣宗四年,有個叫劉蛻的考中了,人們就稱荊南地區破了天荒。

“狗不理”包子是源於?

A?郾人名 B?郾地名

C?郾狗名 D?郾狗都不理的包子

答案:

A。

聚沙成塔:

相傳天津有位做包子的師傅叫高貴有,乳名叫狗不理,他做的包子特別好吃,名聲很大,人們就把他賣的包子稱為“狗不理”。

過年的“年”最初是指?

A?郾年月 B?郾一種動物

C?郾年關 D?郾年齡

答案:

B。

聚沙成塔:

“年”據說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要使“年”過去,需要用鞭炮轟,於是就有了春節燃放鞭炮的習慣。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