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藝術知識(1)(2 / 3)

C.十麵埋伏 D.夕陽簫鼓

答案:

B。

聚沙成塔:

1)平沙落雁:曲高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

2)梅花三弄: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來讚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曲中泛時曲調在不同的徵位上重複了三次,所以稱為“三弄”。

3)十麵埋伏: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後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麵埋伏的陣法擊敗了楚軍,項羽自刎烏江。

4)夕陽簫鼓: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樂曲,旋律優美流暢。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此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

古代音樂中的“八音”是什麼呢?

答案:

匏、土、革、木、石、金、絲、竹。

聚沙成塔:

《三字經》裏有這樣的記載:“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可見“八音”是古代樂器的分類法,也是對樂器的統稱,即匏、土、革、木、石、金、絲、竹八類。這八種原料可以說能製作所有的樂器。

古樂器中的笙、竽等吹奏樂器屬匏類;用黏土製成的塤等樂器屬土類;用皮革製成的鼓等樂器屬革類;用木料製成的板等打擊樂器屬木類;用堅硬的石塊製成的磬等打擊樂器屬石類;用青銅鑄造的鍾、鈴等樂器屬金類;用木料及纖維材料製成的琴、瑟等彈撥樂器屬絲類;用竹管製成的管、簫、笛等屬竹類。

著名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

A.聶耳 B.冼星海

C.阿炳 D.劉天華

答案:

C。

聚沙成塔:

“瞎子阿炳”(真名華彥鈞)是一位傑出的民間音樂家,他精通二胡、琵琶,一生編創的樂曲很多。

《二泉映月》是先有曲,後有名。二胡曲《二泉映月》創作於20世紀30年代,經楊蔭瀏、曹安和錄音記譜得以保存下來。阿炳自幼雙目失明,到處流浪,以賣藝為生,這首樂曲集中表現了他飽嚐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心境。原曲並無名稱,由記錄者據無錫有名的“二泉”取名。

中國最早介紹五線譜的著作出現於?

A.16世紀 B.17世紀

C.18世紀

答案:

C。

聚沙成塔:

中國介紹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等傳授五線譜知識的《律呂正義》前三卷成於1713年,全書四卷成於1746年。

最先發明“十二平均律”的音樂家是?

A.中國人 B.俄國人

C.英國人 D.維也納人

答案:

A。

聚沙成塔:

“十二平均律”是現代鋼琴、手風琴普遍采用的樂律。1584年,明代著名音樂家、數學家朱載堉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計算,為曲調的創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依據,也為今天鍵盤樂器的創造打下了基礎。

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在?

A.埃及 B.中國 C.巴比倫

答案:

B。

聚沙成塔:

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即中國河南舞陽縣賈湖村的賈湖骨笛。那裏出土的10多支骨笛,都是用鷹類猛禽的肢骨或翅骨製成。骨笛大多7孔,形製固定,製作規範,發音準確。既具備5聲音階,又合乎增加兩個變音的7聲音階,可以用它吹奏《小白菜》等樂曲。經碳14測定,賈湖骨笛已有“八千歲”。

1987年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10多支骨頭製作的笛子,距今約有8000年曆史。這是迄今所見世界上最古老的具備音樂性能的笛簫類吹奏樂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提法是針對誰的?

A.羅斯福 B.斯大林

C.蔣介石 D.戴季陶

答案:

C。

聚沙成塔:

1943年秋,蔣介石寫了《中國之命運》一書,他在書中宣稱“沒有中國國民黨那就沒有了中國”。延安的《解放日報》立即發表針鋒相對的社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隨後曹火星以社論的標題,創作了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很快就從延安傳遍了整個解放區,傳遍了全中國。

《走西口》是大家所熟知的著名民歌,這裏所說的“西口”在?

A.陝西 B.山西

C.河北 D.遼寧

答案:

B。

聚沙成塔:

西口指長城在山西省境內的各關口。晚清,山西、陝西等地人民為天災所迫,離鄉背井到蒙古謀生,通常經過山西右玉西端殺虎口進入呼和浩特一帶,或經過固城口往北進入伊克昭盟。

中國第一位把《國際歌》翻譯成中文並介紹到我國的是?

A.鄭振鐸 B.瞿秋白

C.蕭三 D.李大釗

答案:

A。

聚沙成塔:

1920年鄭振鐸和耿濟之合譯了《國際歌》,題名為《赤色的歌——第三國際的頌歌》,發表在1921年的《小說月報》上。1932年瞿秋白譯的《國際歌》在《新青年》上發表,並著專文作介紹。不過我們現在所唱的《國際歌》的中文譯詞是蕭三的譯文。

“沙龍”源自?

A.英語 B.法語

C.德語 D.日語

答案:

B。

聚沙成塔:

“沙龍”即Salon(客廳)的音譯。常常用來指西歐上層社會中談論文學、藝術或政治問題的社交集會或場所。

“廣告”一詞來源於?

A.英文 B.意大利文

C.阿拉伯文 D.拉丁文

答案:

D。

聚沙成塔:

“廣告”這一詞原意是“大喊大叫”,說古羅馬商人常雇一些人在街頭大喊大叫,引得大家到商品陳列處購買商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