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藝術知識(2)(2 / 3)

戲曲藝術將表演技巧概括為?

答案:

四功、五法與十耍。

聚沙成塔:

戲曲藝術將表演技巧,概括為四功、五法與十耍。

1)四功是戲曲演員的四種基本功夫:唱功、做功、念白與武打。

2)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手指手勢。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至於法,則解釋不一,一說是“身法”應作為一項,一說是應稱“手眼身步”法,這樣,五法就成四法了。還有認為“法”是“發”之誤,指的是“水發”技術,但是“發”已包括在十耍之中。按程硯秋的見解,“法”則應改為“口”,“口法”是為了練好唱念功夫。

3)十耍,包括水袖、髯口、翎子、扇子、靴子、帽翅、馬鞭、笏板、牙和、水發。

“壓軸戲”就是最後一台戲,對嗎?

答案:

錯。

聚沙成塔:

“壓軸戲”並非“壓台戲”。現在,許多人常用“壓軸戲”一詞來形容最後一個精彩節目,實際上,這是一個謬傳很廣的錯誤用法。

“壓軸”本是京劇的“術語”。京劇一場戲如有五出的話,第一出叫作“開羅戲”,第二出名曰“早軸”,第三出為“中軸”,第四出稱為“壓軸”,第五出則叫“大軸”。可見稱最後一個節目為“壓軸戲”是錯誤的,應改稱“壓台戲”或“大軸戲”才對。

舊社會常稱戲曲演員為?

答案:

梨園弟子。

聚沙成塔:

舊社會常稱戲曲演員為“梨園弟子”,其實,最早並不是指戲曲演員,而是指樂器演員。《新唐書·禮樂誌》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喜歡音樂,精通音律,尤其欣賞清雅的《法曲》,於是挑選了300名樂工,在皇宮裏的梨園專門教他們演奏《法曲》。李隆基親臨指導,稱這些樂工為“皇帝梨園弟子”。這就是“梨園弟子”一詞的由來。元末明初高則誠的著名戲曲《琵琶記》中開場白:“今日梨園弟子,唱演琵琶記”,可見已是指戲曲演員了。

從哪個年代開始,因戲院(園)附售客茶,因此戲院又叫“茶園”?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答案:

C。

聚沙成塔:

清代開始,因戲院(園)附售客茶,因此戲院又叫“茶園”。當時以北京的大平園、四宜院、查家樓、月明樓、方壺齋、升平軒等最為著名,據說現在北京的廣和樓劇場就是當年查家樓的故址。

在我國從哪個朝代開始就正式有了“馬戲”這個名稱?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答案:

A。

聚沙成塔:

馬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禮》一書中就有記載,其中提出了駕駛馬車配合音樂節奏行進時要注意的事項。漢代桓寬著的《鹽鐵論》中開始正式有了“馬戲”這個名稱。

漢代文學家張衡的《西京賦》裏,提到了“百馬同轡,騁足並馳”的馬戲表演場麵。在山東省沂南出土的漢墓石刻《百戲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兩位女藝人在兩匹飛奔的馬上,做“大站”、“倒立”動作,手裏還揮舞著大刀、鉤連槍等兵器;下麵一匹裝扮成龍的馬馱著一個圖卷,頂端有個小演員正在舞弄長竿。這說明我國的馬戲藝術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技巧了。

我國古代美術史上的“青藤白陽”指的是哪兩個名畫家?

答案:

陳淳、徐渭。

聚沙成塔:

明代中期的繪畫與以前相比在技法上有許多突破,表現在花鳥畫創作和水墨寫意上,並且出現了很多名家,其中以號白陽山的陳淳和號青藤的徐渭最為著名,人稱“青藤白陽”。

陳淳,少年時常學習元代人作畫風格,深受水墨寫意畫的影響。他的花鳥畫,淡墨運用有一種特殊效果。陳淳潑墨大寫意花鳥畫很出名,他不講究外表的形象而是追求畫麵的生動。

徐渭,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在作品中把情感和個性的表現放在首要地位。他的寫意花鳥注重人物內心情緒的抒發,他所獨創的花鳥樣式對後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現存作品有《雜花圖》《墨葡萄圖》等。

評劇在早期叫做?

A.大鼓 B.落子

C.梆子 D.絲弦兒

E.四評調

答案:

B。

聚沙成塔:

評戲是農民發明的小劇種,開始叫落子,也叫蹦蹦戲、半班戲等。進城後就叫“平劇”了,為了與當時的京劇(當時也叫平劇)區分,就給“平”字加了個“訁”,成為“評劇”。

在以下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於浙江地區的是?

A.吉劇 B.柳子戲

C.錫劇 D.越劇

答案:

D。

聚沙成塔:

各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總彙:

1)吉林:吉劇。

2)陝西:秦腔、碗碗腔。

3)甘肅:隴劇。

4)山東:呂劇、柳子戲。

5)江蘇:錫劇、淮劇、揚劇、昆曲(南昆)。

6)浙江:越劇、紹劇、婺劇。

7)安徽:黃梅戲、廬劇、泗州戲。

8)江西:贛劇、江西采茶戲。

9)福建:閩劇、梨園戲、蒲仙戲、高甲戲。

10)台灣:薌戲。

11)河南:豫劇、越調、河南曲劇。

12)湖北:漢劇、楚劇。

13)湖南:湘劇、湖南花鼓戲。

14)廣東:粵劇、潮劇、瓊劇、廣東漢劇。

15)廣西:桂劇、壯劇、彩調。

16)四川:川劇。

17)貴州:黔劇。

18)雲南:滇劇、雲南花燈。

我國戲劇角色中的四大行當是?

答案:

生、淨、醜、旦。

聚沙成塔:

1)各種劇種的主要角色分“生、淨、醜、旦”四大行當,這是大家所熟悉的。而每種角色的麵部化裝都有格式,要和整個舞台美術相協調,加強演出效果。戲劇角色的名稱,據說都是用“反喻”取名的。

2)“生”即生疏的意思。要求生角的演出老練純熟,故反其意取名為“生”。

3)“淨”是清潔幹淨,而淨角都是滿臉揉彩的大花臉,看起來不幹淨,豈非適得其反。

4)“醜”,按屬相,醜為牛,牛性笨,因此醜即笨的代用詞,而對於演醜角的人,則要求伶俐、活潑、聰明,如其笨如牛,是不能勝任的,故相反取名的“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