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地理知識(3)(2 / 3)

秦漢時分戰國楚地為三楚,具體指今天的什麼地方?

答案:

三楚具體指今天的黃淮至湖南一帶。

聚沙成塔:

三楚具體指今天的黃淮至湖南一帶。淮北為西楚,淮南為南楚,臨近東海的淮河南北地區為東楚。彭城在淮北,介乎東西楚之間,所以彭城以東為東楚,彭城可稱西楚。項羽建都彭城,自稱西楚霸王,因此,包括彭城在內的淮河以北地區稱為西楚。後來多用來泛指湘、鄂一帶。

“三吳”這個名稱開始於哪個朝代?

A.秦朝 B.六朝

C.南北朝

答案:

B。

聚沙成塔:

這個名稱開始於六朝,對於它所指的確切地方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指吳郡、吳興、會稽為三吳;—種以吳郡、吳興、丹陽為三吳;還有一種以蘇州、常州、湖州為三吳。但不管哪種說法,都把吳郡(今蘇州)稱為東吳。

戰國時期“口北”“口外”指的是什麼地方?

答案:

塞北。

聚沙成塔:

塞是指戰國時期北方各國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而分別修築城牆,後來由秦始皇把它們連接起來,並又修築了一段,這就是長城。塞北就是指長城以北地區,因為長城關隘多稱口,因此塞北又稱口北、口外。

哪個朝代將京師和陪都所在地的州或置有都督府、都護府的州,升為府?

A.明代 B.漢代 C.唐代

答案:

C。

聚沙成塔:

唐代將京師和陪都所在地的州或置有都督府、都護府的州,升為府。一般說來,唐代製度大州稱為府,這些府,隸屬於道。宋代的府隸屬於路,設置漸多。元代的府,有的隸屬於路,有的直轄於中央。明代以京畿、應天諸府直隸京師,其餘隸屬布政使司(省的最高行政機構)。清代以順天、奉天二府直隸京師,其餘與明製相同。府的最高長官,唐、宋設權知府,明、清稱知府。

古代的行政區劃單位是?

答案:

道。

聚沙成塔:

道是古代的行政區劃單位。漢代指少數民族聚居的新設縣。《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有蠻夷曰道。”唐貞觀初,分全國為十道:①關內道,即古雍州,②河南道,即古豫、兗、青、徐四州,③河東遣,即古冀州,④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⑤山甫道,即古荊、梁二州,⑥隴右道,即古雍、梁二州,⑦淮南道,即古揚州,⑧江南道,即古揚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⑨劍南道,即古梁州(劍閣以南),⑩嶺南道,即古揚州的南部。開元年間(公元七三三年),增為十五道,即從關內道分出一個京畿(治長安),從河南道分出一個都畿(治洛陽),再把山南道分為山南東道,山南西道,把江南道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唐代的道是監察區,略相當於漢代的州,相當於現在的省。明、清時的道,是在省、府之間所設置的監察區,道下有府有州。清末和民國初年的道,相當於現在的專區。

古代地方行政區劃名是?

答案:

郡。

聚沙成塔:

郡是古代地方行政區劃名。春秋時,秦、晉、楚等國起初在邊地設縣,後來逐漸推行到內地。春秋末年以後,各國開始在邊地設郡,麵積比縣大。戰國時在邊郡分設縣,逐漸形成了縣統於郡的郡縣兩級製,郡、縣長官不世襲,均由中央任免,發給俸祿,是奴隸製向封建製轉化的標誌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普遍推行郡縣製,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即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會(kuài)稽、潁川、碭(dàng)郡、泅水、薛郡、東郡、琅邪,齊郡、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郡、巨鹿、邯鄲(hán dān)、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共三十五郡,連內史(秦代京畿附近由內史治理,即以官名為名,不稱郡)為三十六郡,後來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閩中,共四十郡。秦以後,曆代都有郡,隻是區域變小了。隋、唐時期,州郡漸改。宋廢郡,改為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