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情殤(2 / 3)

八嘎!東鄉氣得哇哇大叫,早知剿倭營在醇酒女人、金銀財寶麵前不動心,他真不該等上三天再進攻。這三天時間剿倭營軍紀不僅沒有渙散,反而在島上築下了堅固的防禦營寨,這實在出乎東鄉的意料。

第一天的激戰倭寇傷亡慘重,剿倭營倚仗堅固的營寨和防禦工事,幾乎沒有任何傷亡。當夜幕降臨時,東鄉遙望著矗立在製高點的營寨,隻感到一籌莫展。

南宮放對剿倭營的戰鬥力也有些意外,這完全不像是一支軍心不穩、意圖突圍而逃的部隊。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但算來算去,他始終猜不透公子襄在此堅守有何意義。麵對東鄉的質詢,他冷笑道:強攻不行,咱們可以全力圍困。島上沒有一粒糧食,而剿倭營攜帶的糧食有限,如今又多了一千多個女人要吃飯,他們堅持不了幾天。

倭寇沒有攻城器具,又不善強攻。東鄉權衡半晌,隻得恨恨地對高高矗立的營寨啐了一口,無奈罵道:媽的!我若攻破營寨,必定將公子襄剝皮抽筋!

眾倭寇在山下立下營帳,將剿倭營的營寨團團圍困。看他們的模樣,是在做長期圍困的打算。小島高處,幾名剿倭營將領在查看了倭寇布陣形勢後,皆憂心忡忡地來見雲襄,齊聲問:公子,咱們還要在這裏堅守多久?雲襄此時正在中軍寨中潑墨作畫,麵對眾將的質詢,他頭也不抬地淡淡道:不知道。

眾將越發擔憂,中軍千戶李寒光急道:咱們的糧食本來隻夠十日之需,如今再加上一千多個女人,恐怕隻夠堅持七八天時間,七八天後糧食告罄,公子做何打算?

在眾將焦慮的目光中,雲襄從容不迫地將一幅水墨山水圖畫完,這才笑問眾將:你們來看本公子這幅畫,意境如何?

幾個將領正為剿倭營的前途擔憂,哪有心思理會雲襄筆下的已經,隻有負責監察全營軍紀的七營點檢趙文虎,仔細端詳著墨跡未幹的畫,微微頷首道:公子落筆從容,筆意不急不緩,顯然胸中早有成竹,所以這幅畫意境深遠,莫測高深。雲襄目視趙文虎,嘴角泛起會心的微笑:趙將軍既然喜歡,這幅畫就送給你吧。

趙文虎連忙拜倒在地,拱手道:多謝公子墨寶!說完也不客氣,上前接過畫,立刻令隨從裝裱起來,懸於自己帳中。

雲襄見眾將依舊在焦急地望著自己,不由淡淡笑道:古人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七八天時間,足夠讓倭寇士氣由衰而竭,到那時在下自有破敵妙計,諸位將軍不必多慮。諸位隻要守住這七八天時間,就是大功一件!

眾將見雲襄說得輕描淡寫,皆有些將信將疑,不過眾將早已為雲襄的領兵之能所折服,心中雖有疑惑,卻還是安心去不知防禦和守衛。

時間一天天過去,倭寇一萬多人聚集小島,卻不得寸進。這期間東鄉雖然也率人強攻過幾次,但剿倭營據險扼守,居高臨下。東鄉付出上千人的代價,依舊沒占到任何便宜。他後來又排除忍術高手,趁葉潛入剿倭營中軍大寨,欲刺殺公子襄。但幾名忍者的屍體第二天被扔了出來,幾個人頸項上都有細細的紅痕,顯然是被一種細細的鞭子絞殺。

七八天時間很快過去,眼看糧食即將告罄,雲襄登上小島最高處,遙見山下倭寇的營帳已是一片狼藉,再沒有先前那惡焰洶洶的氣勢,他終於對等待已久的隨從下令:點狼煙!

狼煙滾滾,直衝天際,在遼闊的大海上傳出很遠。隨著狼煙的燃起,林立的風帆漸漸從海平麵下緩緩升起,從四麵八方向海島逼近。剿倭營營寨在小島高處,剿倭營將士最先看到那些突然出現的風帆,人人奔走相告:援軍!援軍來了!

風帆漸漸靠近,已能音樂看到風帆上的標誌。眾兵將漸漸開始失望,風帆上並不是熟悉的俞家軍水軍標誌,這並不是他們期待的明軍水師。不過他們很快就看清了風帆上的標誌:有旋風,有背插雙翅的猛虎,還有劍與盾,也有凶惡的鯊魚有人很快就認出,旋風是金陵蘇家的族徽;劍與盾是南宮世家的標誌;背插雙翅的猛虎是漕幫的船旗;鯊魚是海鯊幫的幫徽龐大的船隊幾乎囊括了江南沿海所有幫會和地方勢力的人馬,浩浩蕩蕩從四麵八方,向狼煙燃起的地方圍逼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東鄉也看到從海平線下漸漸升起的風帆,並認出了前方南宮世家的船隊,他氣急敗壞地一把抓過南宮放,指著海上的船隊厲聲喝問,這些船是哪裏來到?為什麼還有你南宮世家的人馬?

南宮放臉色煞白,兩眼直愣愣地望著海上,神情若癡。他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公子襄竟能調動幾乎整個江南沿海的江湖勢力,甚至連南宮世家也卷入其中。公子襄究竟有怎樣的威望和魔力?

大寨中,雲襄登上點將台,俯瞰著台下數千名群情激昂的將士,突然放生喝問:勇士安在?我在!眾將士齊聲答應,氣勢如虹。

勇士安在?雲襄再問。我在!眾人齊聲怒吼,聲震大海。

雲襄鏘然拔出長劍,遙指山下:倭寇就在眼前,可有勇士與我斬之?眾將士紛紛拔出兵刃,數千柄寒光閃閃的鋒刃直刺天宇,數千名男兒舉兵齊呼:我在!我在!我在!

雲襄環視全場,憤然舉劍高呼:全殲倭寇,在此一役!出發!

隆隆的鼓聲在中軍大寨響起,如春雷在天邊回蕩。剿倭營六千將士傾巢而出,向意圖逃逸的一萬多名倭寇發起了猛烈的反攻。

倭寇的營帳隻為進攻所設,幾無防禦措施。剿倭營數千將士如狼似虎,輕易便突破倭寇防線,直插其後方停船的海灣。那裏有數千倭寇正拚命爭搶登船,意圖乘船突圍。在四周即將靠岸的戰船威逼下,倭寇完全無心戀戰,被剿倭營四下追殺,幾無還擊之力。

倭寇人數雖眾,但卻各有統屬,並非全歸東鄉指揮,危急之下或爭先恐後地逃逸,或各自為戰,戰鬥力大不如前。此時各派江湖好漢的船隊先後靠岸,眾人紛紛加入到追殺倭寇的戰鬥中。這些漢子戰鬥力雖不能與剿倭營相比,但人數眾多,對倭寇的打擊堪稱致命。尤其是蘇鳴玉、南宮玨和叢飛虎所率的數十名好手,武功遠在尋常倭寇之上,在人群中縱橫衝殺,所向披靡。戰鬥漸漸成為一邊倒的屠殺,東鄉見大勢已去,隻得率幾名心腹殺出一條血路,搶了一條小船向海上逃逸。

雲襄靜立高處俯瞰整個戰場,神情淡定,青衫飄飄,幾欲出塵。見戰局已定,他對傳令兵淡然吩咐:傳我號令,繳械不殺!

繳械不殺的呐喊四處響起。眾倭寇在逃跑無路、抵抗無效的情況下,紛紛舉刀投降。戰事在血與火、智與勇的較量中漸漸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