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行奇遇(1 / 2)

暮春三月,東風和暖,草長鶯飛,生機盎然。時值南宋理宗年間,地處湖北鳳凰山。山腳下,一名衣衫襤褸的少年正倚著山路旁的一塊巨石歇息。隻見這少年二十歲左右年紀,但是蓬頭垢麵,眼神黯淡,神色頹然。一眼望去,這少年身上的衣服倒有幾十處破洞,手肘膝蓋全都露了出來。他似乎十分疲倦,又像是在思考著什麼,隻呆望著眼前的那條小河出神。

他早已忘記為何而漂泊,隻是像行屍走肉一樣,日複一日地走在路上。他隻記得自己名叫燕武,曾是個讀書人。但是十年寒窗,上天不佑,他連年科場失意。他愚蠢,無能,懦弱。世人都這麼說他,包括他的父母。他終於漂泊江湖,淪為乞丐。他曾經當街打敗一條惡狗,並因此奪得它的晚飯,飽餐了一頓,還獲得了滿街的喝彩聲。從哪裏來,他早已忘記;要往何處去,他也不知道。他隻是走在路上,走著,走著,似乎這就是活著。但是他的眼神分明是個死人。

一陣清風吹來,拂過他的眼底,使他的眉頭皺了一下。他立即站起身來,沿著山路向前走去。他走得並不快,因為他知道走得快就走不遠。山路越走越高,偶有雲朵從身旁飄過。放眼望去,群山點點,連綿如畫。山野之間,霧靄蒼茫,綠意盎然。天與地在遠處相連,形成一條線。線上懸著暗紅色的夕陽,發出微弱的光熱,似乎在告訴遊人這一天的結束。

燕武加快了腳步。在太陽落山之前,他必須找到食物填飽肚子,再找到一個安身的山洞,否則夜色降臨,又不知有什麼野獸出沒,危險更增。山路越發崎嶇,路麵鑲嵌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又兼走了一天的山路,燕武隻覺得腿酸腳麻,氣力衰竭。夕陽很快墜落山後,天色變得灰蒙蒙的,遠處的群山隻顯出一點隱隱約約的輪廓;眼前的山路也朦朦朧朧的,難以看清。再走片時,山路卻急轉而下,稍不小心,倒有滾下山去的危險。燕武兩手拉著兩旁的小樹小草,半蹲著往下走。走不多時,卻見山壁上似乎有一處黑黢黢的所在。燕武不自禁地感到一陣欣喜,因為根據他的經驗,這應該是一個山洞。他在路邊撿了一塊石頭對著那黑黢黢的所在扔過去,“砰”一聲,石頭碰到了裏麵的石壁,發出沉悶的響聲。那果然是個山洞。燕武欣喜異常,趕緊朝那山洞奔過去。進得洞裏,但覺漆黑一片,腳下卻分明是個水潭,地上積水有一尺多深,完全無法住人。燕武大失所望,出得洞來,天色已完全變黑,連身周之物也已無法辨認。這時,山間卻傳來了貓頭鷹的叫聲,乍一聽,確實讓人不寒而栗。但燕武轉念一想,這貓頭鷹夜間不斷發出叫聲,一定是棲身在樹上,我何不也也找一顆大樹歇息一晚?

燕武跨過山路,從山澗裏揪住叢生的野草往上攀爬。走了約莫有小半個時辰,終於來到山腰處的一片樹林。夜色中隻見一片黑色的樹影。這些樹枝繁葉茂,樹冠大如巨傘;旁枝橫生,十分粗壯。燕武找了一顆樹冠較低的,爬上樹去,掏出隨身攜帶的繩索係在幾根橫枝之間來回繞了幾圈,編成一個漁網模樣的東西,心想:這倒是一個歇身的好所在,就隻是沒有吃的。燕武長舒了一口氣,躺在這漁網之上。走了一天山路,又累又餓,燕武很快就睡著了,鼾聲微響。

次日醒來,陽光已經從樹林中斜穿而入,點綴得整片草地金光閃閃。四周的樹上也都是飛來飛去的鳥雀,不斷地發出鳴叫之聲。燕武跳下樹來,在一條山溪中掬了幾口水喝下肚去。睡了一覺,力氣恢複了一些,但昨日一日未進水米,此刻仍感饑餓。燕武除下樹上的繩索,又往山上爬去。他決心要爬到鳳凰山的山頂,至於山頂有什麼,他為什麼要去,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隻是覺得他必須往山頂爬去。行不多時,卻見一條獐子從眼前迅疾地跑過。燕武眼疾手快,馬上從地上拾起一塊石頭朝獐子扔過去。石頭正中獐頭,獐子往前一個翻滾,躺在地上就此不動。燕武剝去獐皮,除去內髒,然後把獐子拿到山溪旁洗滌幹淨。在溪旁生了個火堆,把獐子架在火上烤起來。燕武吃了半隻獐子,不再饑餓,甚感滿足。然後把餘下的半隻獐子掛在腰間,繼續往山上走去。走累了就坐在石上歇息,餓了就啃獐肉。這樣走走歇歇,到日暮時分,半隻獐子已經吃完。但是山頂也近在眼前連,天黑之前,應當能夠上到山頂。但是越是往上,山勢越是陡峭,須得步步小心,稍有疏忽,就有喪生山穀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