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永樂七年,與韃靼邊境關係緊張,戰事一觸即發,而大明軍隊又與瓦刺在漠西作戰,無暇顧及,隻得議和,並下嫁公主和親。
送嫁儀仗行至邊陲,路經峽口,被一夥盜賊前後堵截,形成包圍之勢.
“何方賊人,敢攔皇家隊伍?”驃騎將軍坐在棗紅馬上,長鞭直指帶頭之人。
“攔的就是你。”回話的乃一長得凶神惡煞、虎背熊腰的大漢,若要人說他不是土匪賊人都沒人肯信。看他這副模樣,不禁讓人仰天長歎:果然是當土匪的材料啊。
那將軍神情狂妄,而那土匪頭子也忒囂張,雙方語言不和,隻有在手底下見真章了。長鞭對上大刀,彼此討不到半分便宜,而沒有主將的號令,底下的蝦兵蟹將也不敢輕舉妄動。
昭陽撩開窗口的簾子,不由自主地緊蹙蛾眉,不是他!莫不是真的碰上了賊人?四哥不是說他就在這一帶嗎?怎麼可能沒有得到她前往韃靼和親的消息?按捺不住,她跳下鳳輦。
“公主,前麵危險!”兩名兵卒攔住她。
“危險與否,本宮心中有數。”若要她一直留在車上,那才真有危險呢。
走得近些,那名大漢果然眼生得很,而這些人明明是一夥貨真價實的土匪軍,想來她是料錯了。
朝廷送公主和親就是為了解決邊關之患,而這些人卻還打著皇家隊伍的主意,真是死不足惜。雖然她不是真正前往和親之人,卻也應該為後麵的送嫁隊伍掃清路障。
清冷的嗓音響起,“這可不是校場比武,你們還愣在這幹什麼。”四年來物是人非,三寶出使西洋,皇後娘娘崩卒,四哥屢有親征之意,她也不再是那個心慈手軟的朱昭陽了。
親兵們恍然大悟,紛紛拔劍上前,一場激戰在所難免。
正在此時,一個蒙麵客從眾人頭頂上飛過,顯然是衝著昭陽而來。
親兵們將她團團圍在中央,誓死保衛公主。昭陽屏息以待,瞧著那人影更近些,心中怦怦而動,莫非是他?!
那人雖是蒙麵,卻掩蓋不住滿臉的胡須。她心中一陣失望,如若再不拿定主意,隻怕到時真的落入賊子手裏,悔之晚亦。
微一咬牙,她不動聲色地從懷中掏出隨身火器,抬起右臂瞄準來人的肩頭——若萬一是他,也就不會鑄成大錯。
仿佛知曉她所持之物的厲害,蒙麵人左躲右閃,就是不走直線,加之他變換迅速,一時間昭陽也拿他沒辦法。
電光火石之間,蒙麵人已經來到她的麵前。親兵們蜂擁而上,他輕易地撩倒幾個,而深幽的眸光一直落在她的身上。
昭陽仿佛被天雷劈中,頓時無法動彈,更莫說要朝他開槍了。她無法對擁有那雙眼睛的主人開槍啊。她借和親的名義出京,等的就是他啊!
她緩緩地垂下右臂,望著他突圍而出、望著他欺近她身,那雙眼睛啊——
蒙麵人點住她的睡穴,將她柔軟的身軀摟入懷中,身軀因強烈的激動而顫動著。
昭陽啊!
見此情形,那與驃騎將軍一直纏鬥的大漢打了個手勢,一夥土匪訓練有素地且戰且退,終於走得一個也不剩。
驃騎將軍阻住正要追趕的兵將,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喝道:“上奏朝廷,送親隊伍至葫蘆峽時,突遇賊人襲擊,昭陽公主被賊人所劫,罪臣等遍尋不獲,公主至此下落不明。”直至現在,他終於完成了護送公主的使命。
某山頭。
“奶奶的,又不準劫財,又不準傷人,隻劫了這麼一個嬌滴滴的美人回來,還不準人碰,俺說老大啊,你當兄弟們吃飽了沒事幹,下山過過打劫的癮是不是?”一聽老大說要率兄弟們下山好好幹一票,個個都是樂開了花,要知道他們雖是占山為王的土匪,卻已經有三年多沒幹過不要本錢的買賣了。
“你也知道你們都是吃飽了的,那還打個什麼劫?”被稱為老大的男子滿臉胡須,看起來好似四十來歲。
“可俺們是土匪啊,不打劫幹什麼?”大漢苦著一張臉,天知道他們是怎麼吃飽的,還不是種地嘛,每一個兄弟都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誰叫老大有恩於寨裏許多兄弟,想要造反都造不起來。即使他們不顧念恩情,發了狠,可誰打得過他啊。
“誰說土匪就一定要打劫了,你們現在不是很好嗎?自給自足,還有多餘的糧食可救濟山下的百姓。”
提到這,大漢不禁露出一個滿足的笑容。山下的百姓看見他們不再恐懼害怕,相反,還用那種很敬仰的眼神看他們,就像他們看老大一樣。現在,他們紛紛以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山來當土匪為榮,所以土匪山才有現在這麼浩大的聲勢,要搶個皇家隊伍,還不是小菜一碟。
“可是老大,俺們這樣還算土匪嗎?”好像沒有哪家土匪當成他們這個樣的,不光不搶不劫不說,還要做善事。
“怎麼不算?你走出去隨便問問,肯定會說你是土匪。”大漢長著一張凶神惡煞的臉,走到哪都能嚇哭婦孺,要說他不是土匪才沒人相信呢。
大漢摸摸自己的臉皮,咧嘴一笑,同意地點點頭,“老大為什麼要劫這個公主?說起來她還是為了邊境的安寧才犧牲自己嫁往外族的,這不是有違俺們隻劫惡官奸商的宗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