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5章(1 / 1)

林知府搗鼓著手指頭算了又算,從九品到正七品的縣令,中間可是有四級,再要往上頭爬,那便更難了。當時他勸了師兄很久,但那位師兄卻十分意誌堅定,隻是笑著道:“事在人為,天子腳下好做官。”

他在外邊做了三年縣令,因為政績科考優異,又是探花郎出身,直接升了知州,知州換了幾個地方做,做滿了八年才捱到知府,前前後後十一年才到正四品。而留在京城的師兄卻升遷得比他想象中要快,從正九品到從四品,隻花了八年辰光,此時他已經是在國子監做了祭酒,雖然品階比不得林知府,可在京城早就積攢了人脈,隻要等著時機一到,自然就能提拔上去。

“沒想到師弟有貴人相助,任知府才兩年,就有了升遷的機會。”林知府拆開信,見著前邊這幾句略帶責備的話,既是驚奇又覺驚喜。師兄的信裏透著一種怨恨,仿佛是在怪他有人脈卻不知替同門引薦,弄得林知府有些莫名其妙。

人脈?哪裏來的人脈?林知府想了又想,這才想到了楊老夫人身上。

去年自己替那駱大小姐奪回母親的嫁妝,楊老夫人說過要到吏部替自己說說好話,莫非就是她?心中一喜,急急忙忙的看了下去:“福瑞公主竟然親口向吏部尚書推薦你,讚你乃是難得的人才,這又是何等榮耀?不知師弟何處攀上了福瑞公主,竟能讓她為你說話。”

果然是了,福瑞公主乃是楊老夫人的封號,隻是因為她這個公主並不是真正的皇室貴胄,她自己也不願意讓旁人以公主之禮待之,故此慢慢的大家都隻喊她楊老夫人,卻將她的封號給省了,隻有同門師兄對於權貴極其奉承,卻還牢牢的記得她的封號。

楊老夫人真是守信之人,林知府握著那張信紙,手都有些發抖,看起來自己很快就要升遷了,隻是不知道往哪邊去。他的心裏自然是想著調任去京城,可是也知道想到京城任職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兒,除非政績課考特別優異,要麼是大災之年安撫民眾得了民心,或者是剿滅了反賊。自己雖然兢兢業業,可卻從來沒得到過這樣得機會,林知府知道得很是清楚,因此當他看到自己可能會被派去廣東承宣布政使司任左參政時,倒也覺得十分欣慰。

才做兩年知府,便又升了一級,更何況廣東那邊比華陽這裏富庶,也更能做出政績來。他將這消息跟林夫人一說,林夫人也是心情大好:“沒想到相宜還是咱們的貴人,這個幹女兒還是沒收錯。”她笑盈盈的看著林知府的臉孔道:“當然,夫君自然也是為官一任,清明一方,自己也很有本領!”

聽著林夫人誇讚自己,林知府這才高興起來:“今兒十五,讓蓉兒去喊了相宜過來用晚飯,等會出去看花燈,以後或許她們姐妹倆便見不著麵了哪。”

林夫人點了點頭:“這倒也是,好不容易蓉兒有了個好妹妹,才到一起幾個月就要分開了呢。唉,就連我都有些舍不得。”她想了想,讓婆子揀出個好看的荷包來:“我還沒給相宜新春利是,可得大大的包個紅封才是。”

“可別小氣,莫放銀錠子到裏邊。”林知府在一旁插嘴:“以後指不定還有讓她替我說好話的時候呢。”

林夫人瞥了他一眼,心領神會:“我還不知道嗎?”

相宜摸著那個荷包,頓時心裏明白,原來是以後可能見不著麵了,林夫人這才索性一次將往後過年的荷包利是全給了她——畢竟她是正正式式拜了她們做幹爹幹娘的,這些尋常禮數,林夫人肯定是不會少的。

“什麼什麼?”林茂蓉在一旁睜大了眼睛:“父親,咱們又要去廣東了?”她抱住了相宜的胳膊不肯放:“不行不行,我要跟宜妹妹在一起。”

林茂蓉自記事以來就一直跟著林大人在任上,過幾年就要調任,從來就沒在一個地方穩穩的住下來超過三年,她十分不喜歡這種奔波忙碌的日子,每到一處還沒來得及遇著情投意合的夥伴,又要收拾包袱走人了。

“蓉姐姐,幹爹要高升了,這是好事兒,你當然要替他高興。”相宜趕緊安撫林茂蓉,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等著幹爹到了京城以後,那就穩定下來了。”

林知府大喜:“相宜這話說得實在有道理。”他最終的目的不是在天子腳下皇城根兒那裏做官?能一腳踏進金鑾殿,早朝議事?

林夫人看了一眼抱著相宜胳膊不放的林茂蓉,不由得暗自歎了一口氣,自己實在將女兒驕縱壞了,一點也不知道世事,跟旁邊的相宜相比,那可實在太不懂事了些。

“可是……可是……”林茂蓉的腦袋在相宜肩膀上滾了滾,眼淚似乎要落了下來:“宜妹妹,我舍不得你,你跟我一起去廣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