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陵墓而已!有何畏懼!”李雲龍充滿氣勢的說道:“裏麵的機關墓道也隻是謠傳而已!”
“找幾個手電筒來!進入墓道!”
“是!”
魏大勇朗聲應道,不一會就找來了三四個手電筒,這是非常簡單的電筒,還是從太原原日軍第一軍的司令部繳~獲的戰利品。
在1903年的時候,美國人休伯特就取得“手電筒”的美國發明專利,這是一個把燈泡、電池、開關組裝在一個圓筒裏麵的便攜式的照明工具。抗日時期多數的手電筒都是這樣-演變而來的。
拿了手電筒之後,李雲龍第一個是進入到了這景陵的秘道之後,緊跟氣候的是魏大勇和花青素、花沐嵐,再接著是周衛國、李大本事和李向陽和幾個戰士。
至於其他人則是留在在秘道門外等候。
這地宮的秘道暗道並不是很寬,大概隻能允許兩個人通行。
李雲龍用手電筒照射這通道,可以看得出來這通道兩邊都是土坯構造的,摸了摸這通道的牆壁,十分的堅硬,可想而知這秘道建造是花費了不少的功夫,上千年過去了,這秘道還是玩好無損。
魏大勇對於這些秘道結構啥的完全的不感興趣了,他隻在意李雲龍的安全。
如果有什麼危險,魏大勇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的,就算是搭上自己的性命也會保證李雲龍的安全。
“前麵轉彎了,各位小心點!”李雲龍開口提醒到。
因為回聲的作用,聲音不由是擴大變化起來,聽起來有些怪怪的感覺。
前麵是一個直角轉彎,轉彎過後就是是土坯構建的秘道暗道。
“真的是太神奇了!”花青素望著這些秘道的牆壁,不由驚歎起來:“這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太強大了!”
李雲龍用手電筒照射著牆壁,緊接著道:“這些構造應該和窯洞差不多吧!”
窯洞是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挖窯洞即使先把地基挖好,緊接著是打窯洞,利用泥土等等把窯洞烘幹穩固,最後就是做一些穩固結構了。
看得出來,這景陵通道秘道的建造應該是和窯洞的方式差不多。
“踏踏踏踏……”
一行人在這漆黑的地宮秘道上行走著,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機關之類的,隻是一行人行走在秘道上的腳步聲讓人不寒而栗。
“好陰森啊!”花沐嵐是這一行人中最為膽小的,感覺這秘道的陰涼,不由是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