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長子西征(1 / 2)

秦與鮮卑的漁陽之戰僅僅數日便結束了,秦軍的消耗並不小,損失了近半的軍力。如果再來幾場這樣的戰鬥,李振不一定能夠撐下去,背後世家的軟刀子並不會少。

秦軍收拾戰場的速度極快,李振也在趙雲勸‘降’了張飛之後返回了漁陽大營。

當他聽到張飛降漢不降秦的時候,心中並沒有起太多的波瀾。

隻要他張飛不跟著劉備繼續鬧騰下去,李振不介意弄快地方給他養老。

張飛的涿郡老家是不可能了,長安最合適張飛,李振絲毫沒有憐惜張飛。背罵名也好,怎麼樣都好,李振沒有將他判死刑就很不錯了。

趙雲也不肯投降秦軍,大概是因為秦軍曹操滅掉了公孫瓚,讓趙雲心中耿耿於懷。

李振對趙雲攜數百義從前來漁陽參戰的義舉很是讚賞,他一道告示下去,整個秦國都知道有趙雲這麼個人。

這件事之後,趙雲請求還鄉,包括他身後的白馬義從也是願意解甲歸田。

李振雖然有幾分可惜,卻也沒有多做挽留,隻要他們不在秦國範圍內鬧事,李振的容忍度還是蠻高的。

大戰結束以後,秦軍在漁陽休整了數日。

李振將交戰時擒獲的鮮卑人全部發往內地,他決定建一條能夠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所以必定要先清理邗溝。

李振與周瑜商議之後,命不到兩萬的東南軍殘部押送俘虜返回江淮一帶,交由揚州刺史指揮其清理邗溝,為以後修通大運河做準備。

其次,為了能繼續作戰,李振與周瑜從城衛軍、北方軍中抽調精銳補充了中央六部兵馬,使其戰力稍稍下降,人數卻沒有減少。

這一戰,四萬北方軍戰損過半,已經沒有了大多的兵馬。

於是,李振帶走了孫策、陳到、太史慈三人以及一萬北方軍,僅僅給周瑜留下了一個破損的北方軍,這還需要周瑜從城衛軍中挑選良家子弟加入北方當中。

未及開春,李振率先鋒騎兵驍騎、羌騎、胡騎、虎豹騎兩萬四千人,太史慈一部一萬騎兵三萬先一步趕到了雁門。

李振與曹操配合,前後夾擊了鮮卑六萬大軍,並且將柯比能的頭顱置於長城之上,震懾鮮卑人。

鮮卑人頓時大亂,秦軍快速地將其消滅,所以損失並不大。

戰後三日,李振與曹操商議後,留下虎步、射聲防守雁門,其餘騎兵帶好七日幹糧,由軍主率領,盡數出擊漠北。

鮮卑以及漠北各族遭到了秦軍毀滅性的打擊,漠北的鮮卑山更是遭到了太史慈、孫策、陳到三人的全殲,大量的漠北胡族死在了這一戰當中。

李振留下以徐晃為帥、李異為副帥;張遼、張郃、馬玩、成公英四人率兩萬大軍繼續往北、往東搜尋鮮卑各族,並且李振還下令漠北各族對鮮卑人展開追殺。

為了暫時安撫住漠北其他部族,秦軍徐晃部以下以旗為軍,在漠北設立漠北鎮守營,招胡族十軍共五萬人作為秦軍的仆從軍,對漠北進行加強管理。

待漠北稍稍安定,李振與曹操二人分兵數萬一齊攻向西部鮮卑,剛遭到李振血洗不過十年的西部鮮卑再次遭到了血洗。

而此時,朔州防守黃忠從朔州出兵北上與李振、曹操形成合擊,完成了對西部鮮卑之戰。

西部鮮卑之戰結束以後,李振與曹操商議,決定將黃忠及其一萬兵馬留下,並以曹彰為副將、閻柔為副軍主、司馬懿為軍師,就地從朔州召集五千兵馬,共一萬五千人鎮守西部鮮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