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莊穆帝五年,大莊朝昌明隆盛,乃為太平盛世。京城上京更是花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舊城內外街道集市阜盛,晝夜未有幾時消靜,尤以州橋到龍津橋最為繁盛,買賣直做到夜裏三更十分才息。

從龍津橋順蔡河往東,便至保康門街。街道兩側皆是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那保康門瓦子裏

桌席之間亦有唱小唱的風情女子,珠翠綴髻,手抱琵琶、弦子亦或月琴,低吟淺唱一番,然後屈膝俯腰拿得賞錢。唱得好了或著樣貌俊些,被拉著再唱上幾曲,再陪酒幾杯調情一番,也是最為常見的事情。

這會兒,勾欄最近的一桌便是幾個官家之子,衣華服貴,直拉著那唱曲的姑娘往桌上拽。唱曲的姑娘發髻高綰,隻在右側簪了晶亮剔透珠翠帶簪,鬢角碎發閑散垂下,襯著一張略施粉黛的精致臉龐,清麗之中又透著說不盡的嫵媚風情。

“奴家不喝酒。”唇角帶笑,語氣卻是不卑不亢,便是被拉到桌邊,也硬是沒一絲要上桌子的意思。

拉她的胖官哥兒不樂意了,隻道:“陪咱們喝口酒,有的是你的銀子。”

唱曲的姑娘不答話,低眉頷了下首:“不打擾了,你們慢喝。”

“誒誒誒……。”那胖官哥兒還叫著聲呢,姑娘已經轉了身,入了一門不見了身影。

“能給你我唱個小曲,已經不錯啦。”同桌的另一個月白色長衫的公子哥兒道。

胖官哥兒自行坐下,“切”了一聲,“有什麼了不得的,再被人抬舉,那還是個風塵貨!”

“那也是個不一般的風塵貨。”月白色長衫公子端起麵前的白瓷小酒杯,往胖官哥兒麵前送了送。

再旁邊一個青衫錦褂未說一句話的,也端起杯子往前送了送,仰脖喝下把杯子往桌子上一放便站起了身子,“我得回去了,你們自個兒玩著。”

“這才什麼時候?今兒這麼早回去做什麼?”胖官哥兒抬頭看著他。

“家中有事,耽誤不得。”

這說話就走的青衫錦褂男子,便是距離保康門瓦子不遠的萊國府的大公子顧名揚。顧名揚也是上京官宦子弟中名聲極響的一位,生了一張冷顏俊臉,品性行事也十分果敢老辣。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就做了殿前都指揮使,與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和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共為三殿,率領禁軍。

顧名揚能坐上殿前都指揮使的位置,一來確實是他實力可擔此重任,二來便是莊穆帝登基後對大莊朝官員製度做了不少的調整改動。

莊穆帝登基頭三年內,便動用手段把曾經幫他奪取皇位的禁軍首領都撤了軍職。隨即提拔資曆較淺易駕馭的上來當首領,軍職也從之前的層層權力下放,直接換成了三個首領分管禁軍,三人歸皇帝直接管製。

卻說顧名揚從保康門瓦子出來,便有貼身小廝牽馬上來。他翻身上馬,韁繩一扯調轉馬頭順著保康門街直往南去。越過麥秸巷,再走不多久,也就到了自家府邸——萊國府。

翻身下馬,又有小廝牽了馬往馬棚去。顧名揚從正門東邊角門而入,越過垂花門,穿過抄手遊廊再過穿堂,一路拐繞到了自己夫人的院子裏。

“太太生了沒有?”進了正房,顧名揚往炕床上一坐,右手順勢搭在炕床中間的小桌沿上。

藍裙青衣外麵罩一嫩粉色比甲的丫鬟過來給他斟茶,一麵回道:“已經生一個多時辰了,還未聽得孩子落地,奶奶也還在那邊看著呢。”

顧名揚端起茶杯,把杯裏的茶一口喝個大半,然後放下茶杯道:“你去瞧瞧,現在那邊怎麼個情形,回來告訴我。”

“誒。”這丫鬟微俯身應了,規規矩矩退出了屋子。

這丫鬟叫竹青,乃是顧名揚正室莫氏房裏的一名一等丫鬟。因為萊國府大太太蔣氏高齡生子,莫氏早帶了大丫鬟梅香、蘭心守在蔣氏那邊,自己院裏留下竹青和菊苗照看著。

竹青得了顧名揚的令,這會兒便是一路小跑到蔣氏的院子裏。到了院中,不知產房內是如何景象,產房之外那全是一張張焦急的臉,隻盼著孩子降世。

不好打擾了主子們,竹青便悄悄碰了蘭心的手,把她叫出去,拉著她問:“怎麼個情況?孩子生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