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識(1 / 2)

路小風的劍與先前一樣,直指著地上土胚,隻是在這洋洋灑灑的月光下,裂影漸長,握劍的手心,蒙蒙的生出一層汗來,晚風把劍柄上的穗碎吹的緩緩而動,而陸小風的身形就隨著屈膝瞬間,彈上半空,隻有那晚露滴水的刹那,便已離地數十尺。青青布衣旗幟朝舞,縱縱發髻發散開來,突的一聲刺向莫不悔的正中眉骨,星月光輝默默的沉在了劍鋒深處,疾如閃電劈雲,直直的將刺過來。路下風重喝一聲“著”。莫不悔卻也不急,隻是右足往前邁開,足底一蹬,身體傾斜往後,翩然倒退,閃過這猛烈的一招。這時的皓月當空,照往小樹林邊一處荒地光明如晝,稀星迷離掛在高空,蟬鳴之聲頌於曠野,晚秋中的肅殺景象已經由不得黑夜憐惜,既然被陣陣驚風拂過鬆林,送入路小風的眼前,樹影搖逸,月光婆娑,而於眼前的對莫不悔這場來遲的決鬥,心中早已激烈亢奮——今日不是莫不悔躺我劍劍下,就是該我路小風斃於荒野。

秋風含著冷意掃過兩人須眉。路小風追劍直挺過去,莫不悔依舊左手背劍負在身後,青衣決決,高身拔挺,氣宇軒昂,閃身而讓,路小風怒道:“今日約定如此,怎得不肯拔劍,倘若如此,莫兄就休要見怪了。”路小風劍鋒一繞,環起一團刃霧,便圍近莫不悔的身上來了。隻瞧著劍光作閃,呼聲喝栗,就要罩到莫不悔胸前,淩厲迅捷之速,隻怕避之難避。這一招“嵩山舞雪”自是路小風出招探路之數,倘若對手悉心應對,準確辨識出劍鋒走向,極好拆招,挑劍挽力卸下勢道也傷不了絲毫。可莫不悔依舊冷眸凝結,依舊麵色無容,劍不出鞘,但使左足尖踢入路小風執劍之手,右足點地,身體橫空側翻一周落在地上。路小風的劍雖削落莫不悔衣角一片,懼在劍道不及刺中,已被莫不悔的足尖傷到,急忙收招,左掌運氣一股力道,虛踏一步,掌中籠滿剛勁之風,趁莫不悔立足未穩,送入腰間。路小風此時心裏暗暗想到:江湖俠客約鬥,生死榮歸,須得堂然正視,勝負忽然之間,彼時決鬥,怎麼可以掉以輕心,都如你莫不悔一般負劍於背,浪眼輕敵,也算不得敬重對手,諒你莫不悔劍術何等高明,江湖稱作——一劍笑血,今日拔劍與否也要拚得你落敗荒野小徑,日後訴諸江湖,也讓世人曉得我路小風何等厲害,揚名巷市,就在此時了。

眼看著路小風的左掌即將擊落在莫不悔腰間,棲鳥驚歎,浩然長鳴,騰起一聲,從樹林間飛舞出來。莫不悔不急慌忙,又接一個鷂子翻身,於半空中,伸出右手,腕中使力,帶著路小風這股勁道往後撕拖,一陣氣場就把路小風牽扯的足下不穩,強壓至肺腑,接不上氣來。到此刻路小風才深知莫不悔的內功修為何等厲害,劍鞘未動,隻憑單手就讓自己非常吃力,念及到此,發頂冷汗涔涔冒出,驀然間不能多想,丹田運氣推送至左臂,也跟著繞腕纏去,但見這兩人雙腕一靠近,就咯噔一聲,有如牛骨脫皮相撞,脆然有聲。兩人相互退後幾步,森然而立,路小風隻感覺左腕中火辣燃燒,漸漸要從中爆裂來,不及細想,知道莫不悔也不能好到哪裏去。牙冠咬緊,右手又是刺去一劍,雙腿往前疾奔,這次指著莫不悔右肩刺來。莫不悔隻料到像路小風這種迫切出名的對手隻會急躁萬分,不會有多麼沉穩,隻須抓住這麼一個弱點,在護住周身的同時,乘他急攻不備之時擒住即可,卻不想這種渴望的心情如同天火下撩,奔騰而來,前麵幾招穩妥接過,不曾有何閃失,於是腕中過力這種內功比試,方才感受到路小風也不是那種武坊中出沒的頑皮自負少年,右手手腕像被石擊,痛楚未過,又見路小風劍招壓來,果然有一股個清俊大膽的俠士勇氣,不可疲於應付,可自知寶劍出手,就得掀起一番血雨,飽飲鮮血,磊落殺敵,便是這“笑血劍”的風格了,可至少於這種本可義氣相交的朋友,又怎可痛下殺手呢?難道那日平陽峰上斜暮之約對這少年來說就比性命重要?那日還是不會半分武藝的少年於江湖名份就如此重視?莫不悔一聲長嘯,悲絲紮染。

莫不悔的劍於是脫出了劍鞘,秋月籠罩下的荒野裏,靜靜一片。蟬聲立頓,樹影一寒,群鳥一藏。隻有笑血劍嗆啷一聲,好似打住了周遭的一切。而此時的路小風,腳足不曾停歇,忘卻了傷痛,隻覺得胸中熱血亢燃,手中劍刃在裏莫不悔肩身一步之遠的時候又劃像莫不悔的頸脖處。莫不悔眼中閃過一次冷意,拿劍準備格擋開來。可路小風這一招“劍指西山”一收,看似已經強迫了對手取劍迎敵已經達到目地,便激出一招“風回落雁”,壓著剛才的收勢,猛然快速的刺出三劍。第一劍刺落對手胸間,被閃身側過,第二劍刺入對手臂膀,被橫腰折背躲開,待到要刺去第三劍的時候,莫不悔蕩劍戳地,反轉為力,空中魚貫翻身,已經脫開了路小風的劍位路徑。然後長劍隨身翻轉,從空中飛滑過來,朝著路小風一劈。路小風警覺萬分,在地上一個翻滾躲避,長劍還是劃傷路小風的臉龐,一線紅印中滲出殷紅之血。路小風心中一驚,跳躍開來,心中歎道:並未刺中要害。其實不曉得莫不悔已於手下留情。縱使路小風如此好戰,可惜年歲尚小,閱曆淺薄,武功招數豐富,但臨場經驗比起三十有一莫不悔來,還是欠缺一些。可莫不悔並不想讓其有所察覺,這是對對手的不敬,這也是對一個年輕俠客的不尊,無異於在路小風的身上踐踏吐痰,這種心裏負擔,是他承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