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個非常重要的電話(1 / 2)

清明時節,江南多雨。一連好幾天,雙龍鎮都浸潤在溫軟延綿的陰雨之中。星期五,清明法定假收假後的第一個周末,驟雨初歇。整個下午,牛興隆都臉色陰沉地坐在辦公室裏,一言不發。他在等候一個非常重要的電話。可是,那電話偏與他作對似地,就是不響。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牛興隆好幾次都差點克製不住自己,動手去撥那個熟悉而特殊的號碼。但他終究覺得有些不妥。心想哪有下屬*著上司做決斷的。再說眼下的這個事件,還有要處理的人,都挺敏感、挺棘手的,弄不好就會影響自己在局領導心目當中的印象,還會把一些好不容易建立和經營起來的關係弄僵、掐斷。他告誡自己要沉穩,千萬不可*之過急。

這又是一個與村小校長有關的事件。話說在原遠橋鎮,有一所薄弱學校叫滄浪小學。遠橋鎮合並到雙龍鎮以後,這所叫滄浪的小學就更加山高皇帝遠,幾乎被陶三飛那一屆的中心校班子所遺忘。一年到頭,除了勤於跑腿的蔡文彬代表中心校去那裏走一兩趟之外,就再也見不著有哪位領導特意跑去那裏,看望看望那些本村本土、常年堅守在山旮旯裏教書育人的教師,大有任其自生自滅的味道。滄浪小學較之前麵提到的清泉小學,說不上是幸運還是悲哀?幾乎同樣偏僻,卻因原屬地為農村集鎮而與政府的扶貧優惠政策失之交臂。每一學期,清泉小學都能得到中心校領導的關注與慰問,還可以依據政策派遣送教、支教的老師到那裏去充實力量。滄浪小學卻什麼都得不到。這種情形,有點像一些國家級貧困縣因為享受國家的諸多優惠政策,反過來倒比那些非貧困地區經濟狀況和各種待遇要好許多一樣。就這樣,清泉小學成了中心校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時常關注的對象,而滄浪小學卻一度成為被上級領導遺忘的角落。不過,不被重視也有不被重視的搞法。滄浪小學的老師們在校長文誌鵬的帶領下,自力更生,另謀出路。幾年裏,他們節流開源,勤工儉學,終至實現了從捉襟見肘到自給自足再到小有結餘的“三級跳”飛躍,日子一天天變得充盈起來,倒也怡然自得。就在前不久的清明假前夕,也不知是哪位最先提議,說“我們手裏有幾個錢了,何不趁新的中心校班子還沒理順各方關係,無暇顧及我們這裏的事情,去什麼地方好好瀟灑走一回?”提議得到響應,最後經再三斟酌,決定去北京。然而考慮到清明節連帶雙休日,也隻有三天時間,去不成北京,一些老師便開始慫恿文誌鵬調課,調出一個星期的時間,到北京去痛痛快快地玩幾天。文誌鵬架不住老師們的攛掇,就同意了。但他還是有些擔心,畢竟私自調課外出旅遊不是一件小事,一旦被上頭知道是要追究責任的。於是他就自己留了下來,夥同另外兩個身體不太好的老師,守在學校裏,像看羊似的,守著五個年級一百多學生安安靜靜上自習。然而,時不湊巧,就在那些老師剛剛離開學校去北京旅遊的第四天上午,也就是清明假收假的第一天上午,中心校新上任的牛興隆校長親自帶著業務副校長黎大誌和校長助理、辦公室主任蔡文彬,破天荒地一起蒞臨這所平素領導見了都繞道走的“麻雀學校”。由於事先沒有得到任何通知,也無人透露半點消息,結果駭得文誌鵬手腳無措,當場就愣在那裏。盡管牛興隆知道文誌鵬是教育局主管業務的文其武副局長的隔堂兄弟,但還是一頓好批,把文誌鵬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後還拋下幾句狠話,說過兩天他還要來,帶著中心校的所有班子人員一起來,徹底解剖一下這裏的情況,好好來整頓一下這裏的作風、教風和學風,看這裏的老師和領導到底有多厲害,能騰出時間來到外邊去搞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