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說不出的永遠的痛(1 / 2)

這是一種說不出的永遠的痛。本來一項利好的職評政策,卻因貪欲的膨脹與人為的暗箱*作而日趨變味,最後竟演變成一些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一點權力的所謂專家與官員撈取各種好處的手段與工具。有人說,這種腐敗的滋生和繁衍,帶來的後果和危害比單純的官場和經濟上的腐敗更可怕。它有點和現在大學校園裏、科研機構領域出現的學術腐敗類似,甚至可以說就是學術腐敗在中小學校園裏的變種。誠如一些知識界的精英所抨擊的那樣:學術腐敗扼殺的是民族的創造性,銷蝕的是民族發展的動力,壓製的是真正的民族精英,不但與一般人息息相關,從長遠看,更是在挖掘我們民族滅亡的墳墓。然而,盡管這樣的聲音振聾發聵,卻絲毫也未能阻止和改變現實生活中越演越烈的學術不正之風。毋庸說大學校園與科研機構隔三岔五就爆發出博士、教授、甚至院士剽竊他人成果、為爭取可觀的科研經費不惜鋌而走險去抄襲、去造假的那種種學術醜聞,就在下麵的中小學校,一些原來淳樸得特別可愛的普通教師,為了追逐那一點點蠅頭小利——晉一個中級或者高級職稱,也開始蛻化變質了。寫論文,東拚西湊;做課題,閉門造車;輔導學生,越俎代庖;發表文章,金錢開路……反正一切圍繞職評轉,隻要能夠在晉級時多加分,不惜弄虛作假,自貶身價;也不惜拿金錢、美色與權力做交易,自甘墮落!試想一下,師德的淪喪,給我們民族的未來造成的將是怎樣無可挽回的嚴重後果?精神原子彈的能量足以毀掉整整一代人的心靈世界。絕不是危言聳聽!一群不講誠信、缺乏最起碼的是非價值判斷觀念與道德和法律意識的教師又怎麼能培養出一大批明禮誠信、遵紀守法、具備良好道德品質的學生來呢?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好壞,足可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常說庸醫害人性命,其實品格低下的教師,毒害著學生的精神,比害人性命更為陰森可怕,是一種說不出的浹髓淪肌的永遠的痛。

伍晶生的難能可貴就是潔身自好,不與那些蠅營狗苟之徒同流合汙。他有點像塞萬提斯筆下的人物堂吉訶德,總是和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與堂吉訶德不同的是他能腳踏實地的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並不一味的耽於幻想。他與別人為晉中高而晉中高不同,晉中高在他這裏不是目的,而是達成更高目標的手段和必要鋪墊。他要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即很多人都以為高不可攀的特級教師,而且還把努力成為教育家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因此,從他十年前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開始,他就沉下心來,紮紮實實讀書、寫作、思考,邊教書邊研究。十年裏,他完全可以花幾千塊錢去參加那種毫無實際意義的函授學習,“買”一張本科文憑,但他沒有那樣做。他反複告誡自己要做真學問。也許,舒亦然就是看中了他能坐下來做學問這一點,竟然把自己通過各種關係從省裏爭取來的一個重點資助課題,全權交付給了伍晶生去做。伍晶生為感謝舒亦然的知遇之恩,也為了充實提高自己,二話沒說就接受了,而且一頭紮進去,硬是把一個省級課題給舞弄得有聲有色,最後還博得了省教科院幾位專家的讚許。伍晶生最令人歎服和羨慕的地方是會寫文章,而且不是一般的會寫文章。他的論文、隨筆接二連三地發表在省級以上教育報刊,有好幾篇還上了《中國教育報》等國家級報刊。他的論文送到省裏參加優秀論文評比,不用打招呼都能拿到一等獎。這一點,連平日好為人師的牛興隆都佩服得不得了,大凡學校有什麼重要的報告或典型材料要撰寫,都直接交付給伍晶生去完成。伍晶生這個人有個特點,什麼事隻要不突破道德與法律的底線,不危害到他個人的利益,不管是誰開口,他都有求必應。為此,他沒少辛苦過自己,經常廢寢忘食,挑燈夜戰。也因此,十年來,盡管他不曾真正融入周邊世俗的環境,倒也結下了不錯的人緣。很多人都接受並習慣了他的孤傲與清高,不再把他當作不食人間煙火的怪物和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