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時候,天和地是連在一塊兒的,混混沌沌像個大雞蛋,盤古就生長在這裏麵。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分開了,那些清清的陽氣冉冉升起,變成蔚藍色的天空和雲朵;那些渾濁的陰氣慢慢下沉,變成了大地和山嶺。盤古站在天地之間,一天變化多次,智慧超過天,能力超過地。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長一丈。如果天和地有什麼地方還牽連著,沒有分開,他就左手拿著一把鑿子,右手握著一把板斧。或者用鑿子鑿,或者用板斧劈,天地就徹底分開了。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變得極長了——據說天和地的距離是九萬裏,推想盤古的身量也該是九萬裏,真是頂天立地的巨人!這以後,才出現了人類,出現了三皇五帝。
《藝文類聚》卷一引《三五曆紀》(三國時吳人徐整著,已佚)雲:“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於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板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每個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關於宇宙開辟的神話。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老神話說,天地原本是連在一起的,混混沌沌像個大雞蛋,是一個名叫盤古的神人,用斧子和鑿子將天地分開(見明人周遊《開辟衍繹》第一回)。於是盤古成了開天辟地的英雄,中華民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