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傳說,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是古聖人蒼頡造的。有的說,蒼頡是黃帝的臣子,黃帝命他創造了文字;也有的說,蒼頡是黃帝之前的另一個古帝。有一種書上說:蒼頡又稱史皇氏,姓侯岡,名頡。他長著一副寬大的龍臉,四隻眼睛放出炯炯的靈光,具有博大的智慧和高尚的聖德,生下來就不同凡響,會用小手寫字。長大了喜歡動腦筋想問題,研究天地萬物的變化,仰頭觀看奎星圓曲的形勢,低頭考察龜背鳥羽的文彩及山川起伏曲折的情景,模仿這些大自然的現象,隨時在自己的手掌上寫寫畫畫,於是發明創造了文字。文字的發明,實在是一件驚天地,動鬼神的大事,據說老天被驚得急忙下起雨點般的粟米來,鬼魅們也駭得在夜裏哀聲啼哭。天降粟米,是擔心人們從此舍本趨末,拋棄農耕正業而去貪圖錐刀刻字的小利,弄得沒飯吃,所以先降些糧食,也是對人們的警告。鬼呢?害怕有了文字,會記下他們生前死後的罪惡,遭到彈劾,所以嚇得在夜晚啼哭。
以上是較原始的神話。到了漢代,許慎在《說文·序》中則對蒼頡造字做了較近乎科學的說明。他說:黃帝的史官蒼頡,看見鳥獸蹄爪的痕跡,知道它們形狀不同而道理也各異,從中可以區分彼此的差別,於是得到啟示,開始創造文字和各種契約,從此各種不同的工作都得到了整治,世間的萬物也可以考察了。許慎的話雖然更接近科學,但是神話的色彩更少了。
本篇據《淮南子·本經訓》、《漢學堂叢書》輯《春秋緯元命苞》及《<說文>序》中有關材料編寫。民間傳說,我們的漢字是古聖人創造的。文字的出現,的確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故“天為雨栗,鬼為夜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