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湘妃竹(1 / 1)

遠古的時候,有個聖明的國君叫堯,他有個賢明的臣子叫舜。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考驗,確認舜是個道德高尚可以信賴的人,就把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後來又把自己的帝位禪讓給他。舜也沒有辜負堯的信任,他命令大禹治好了天下的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人民都很愛戴他。舜在晚年的時候,到南方的蒼梧(即九疑山)一帶去巡視,他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也跟著前往。由於過度操勞,舜剛剛到九疑山,就病死了,埋葬在九疑山的南側。娥皇和女英痛不欲生,也投在湘水中自盡了。(也有的說,娥皇和女英跟隨丈夫到南方去,乘坐的船隻突然被風浪打翻,溺水而死)投水之前,她們天天望著九疑山哭泣,滴滴淚水揮灑在竹林裏,竹子上從此留下了斑斑淚痕,後人便稱這竹為“斑竹”。

娥皇和女英死後,她們的靈魂就做了湘水之神,出入於湘水和瀟水之濱。她們還常常來到浩瀚的洞庭湖,住在湖中一個美麗的小島——君山上,登上山頂向南方遙望,深深懷念自己的丈夫。人們因此稱她們“湘妃”或“湘夫人”,稱那斑竹為“湘妃竹”。

《博物誌·史補》:“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帝王之死曰崩),二妃啼,以涕(淚)揮竹,竹盡斑。”《水經注·湘水》:“大舜之陟方(天子巡視四方。陟,登)也,二妃從征,溺於湘江,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瀟水和湘水的岸邊。浦,水邊)。”《山海經·中次十二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娥皇和女英本來就是天女,具有充分的神性,死後其靈魂做了湘水之神,也是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