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大禹治理洪水,要打通轍轅山。離開家時,禹囑咐妻子說:“你聽到鼓聲,再給我送飯。”
到了工地上,禹就把自己變作一頭熊,用嘴拱,用掌扒,奮不顧身地開山造河,不料一腳踩在一塊石頭上,石頭跳起來,正好撞在身邊懸著的鼓上,發出“咚”的響聲。塗山氏聽見鼓聲,急忙提起飯籃子給丈夫送飯。當她一眼看見禹變成了一頭熊,又是拱呀又是扒呀,又羞又怕,丟下飯籃子,轉身就往回跑。化熊的禹一個心眼隻顧開山,不知道妻子為什麼跑,就在後麵緊跟著追上去。妻子回頭看見一頭大熊追上來,跑得更快了。他們一直跑到嵩山腳下,還沒等禹開口,塗山氏霎時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禹見妻子如此絕情,又急又氣,就對石頭喊道:“還我兒子!還我兒子!”
他的喊聲剛落,就見那石頭朝北的一麵裂開了,從裏麵生出個兒子來,名字叫“啟”——“啟”就是“裂開”的意思。從石頭裏出生的啟果然不平凡,他後來做了夏朝開國的國君。
《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轅轅山(在今河南省偃師縣東南),化為熊。謂塗山氏日:‘欲餉(要想送飯來。餉,用酒食款待),聞鼓聲乃來。’禹跳(踏)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又名嵩山,在河南省登封縣北)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禹為了治水而化作熊,這種獻身精神本該令人敬佩,可是妻子塗山氏卻不能理解,羞愧而走,終於變成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