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1 / 3)

大啟,景祐十四年,春。

新的一年的選秀已經塵埃落定了,結果亦早就傳遍這後宮,已經是連續三年都沒有一個新人被皇上看中入宮的了。這後宮裏麵倒是有新人進來,但全都不過是宮女、太監之流而已。

趕在年節之前,沈貴妃娘娘將一批大齡宮女放出了宮,想要出宮的公公也可以申請,頓時走了不少宮人。不過卻也因為更早的時候,葉皇後請辭皇後之位,許多妃嬪跟著葉皇後一起出宮了。當時尚有些妃嬪留在宮裏,可到了現在,也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所以如今後宮裏需要的宮人亦較過去少了很多。

時至今日,宮裏較之以往清淨了不知道多少。還留在這宮裏麵的宮人都清楚那些妃嬪娘娘之所以陸陸續續送出宮不見得是沈貴妃的意思,光是瞧著皇上每年對選秀的態度,便清楚其中的關鍵還是在皇上身上,都不起什麼而行,一心一意的服侍好皇上、沈貴妃,還有不過才兩周歲的大皇子和長公主。

起初,誰都不曾敢小看過這位沈貴妃,可無論如何也不曾料想她有一天會能夠得到皇上的獨寵,甚至於是讓皇上——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為她遣散後宮。現下後位空懸,而皇上又無再納新人之意,皇後的位置早一日或者是晚一日都注定是那一位的。

夜幕早就已經降臨了,然而後宮之中的大多數宮殿都是黑漆漆的,而為數不多的燈火通明的宮殿其中的碧霄殿內,這會兒宮人們正腳步匆匆的來來去去將晚膳給布置妥當。再過一會兒皇上就該過來用膳了。

殿內燭火偶爾閃爍,沈蔚然坐在一張瞧著似乎是特別做的圓木桌旁,手中拿著一本書冊子,用輕柔而又緩慢的語調給兩個小糯米團子讀著什麼有趣的故事,惹得兩個小家夥都脆生生的笑了起來。

抬眼看到簫笙和簫驪的滿是稚氣的可愛笑臉,沈蔚然也不自覺的跟著他們笑了起來,明晃晃的笑容在暖黃色的燭光下顯得格外動人。“馬上就該用膳了,今天就先聽這一個,明天再繼續下一個故事,好不好?”

“好。”兩個小家夥簫笙和簫驪都立刻就點頭應下了沈蔚然的話,又齊齊從專為他們坐的配著小木桌的小凳子上下來。他們走到沈蔚然的身邊,一人站在左側一人站在右側,相繼都牽起了沈蔚然的手,似乎是在用行動說要帶沈蔚然去用膳一般。

現今已經滿了兩周歲的簫笙和簫驪都走路穩當又口齒伶俐,俱是聰明得很。沈蔚然每日除了處理宮務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陪兩個孩子,這之外,每一天的膳食亦都是她在安排。

倒不是說她不相信禦膳房的廚子還是如何,隻不過,她前世嚐過的一些吃食是這裏沒有見過的,而食材又都能夠找得到,沈蔚然就想著或許可以自己將做法寫下來,讓禦膳房的廚子去嚐試做出來。時間久了之後,她也就習慣了這項事情是她自己來安排了。

簫笙和簫驪的年齡許多食物都還在不適合吃,沈蔚然閑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去找了醫書之類的可能說到這些的書籍來看一看。將所有的心思悉數放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還有簫晟的身上,沈蔚然覺得每一日都過得十分的充實而有趣。

雖然是雙生子,但簫笙和簫驪兩人卻算不得十分的相像。不隻是因為兩人的打扮差別很大,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簫笙要更像簫晟一些,而簫驪則更像沈蔚然一點兒。

這卻全然是稱了簫晟的心意,看著更像沈蔚然的女兒,簫晟時常都會自己在心裏想象一下沈蔚然小時候究竟是什麼模樣,而簫笙日後是要繼承皇位的,更像他自然是好一些。

簫笙和簫驪才牽著沈蔚然在飯桌邊坐下來,簫驪又馬上就發現了剛剛進來的簫晟,一聲“父皇”脫口而出,她便小跑著到了簫晟麵前。走過去便又發現被宮女扶著走在後邊的如太後,稚嫩而清脆的一聲“皇祖母”便從笑得眯了眼的簫驪嘴巴裏麵喊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