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嶧城更大的據點泗水也打過,但二十二團還是組織的很精心,仗打得也順手,僅10分鍾就打開了口子,3個小時解決戰鬥。活捉偽縣老爺石振久。雖然沒繳獲到重武器,但還是得了21挺機槍,這讓八師首長非常滿意。天剛露曙色,王師長興致勃勃地說:“走,看看去!”
一行人進了東門。何副師長觀察地很細致,“城門口和大街上躺著不少敵人的屍體”,看來“二鬼子”也是拚了一陣,但偽軍打仗的確是不在行,何以祥想。“敵人工事不強,如果城外有多道鐵絲網,加上外壕,城內再築有巷戰工事的話,我們傷亡就要大了。”總之,用何以祥的話來說,“這回還算不上啃‘硬果子’”。
打嶧城,八師快刀斬亂麻,三下五除二,旗開得勝。不僅給魯南軍民摘了一顆“桃子”,而對多年窩在山裏的“土八路”來說,還有許多開眼的事。
八師師部就安在一家醫院裏,八師作戰科有個參謀叫魏學誠,魏參謀山裏待久了,進城後感覺就是不一般,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似乎到了半個共產主義。而團長王吉文當年還不到30歲,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青年。這個經過二萬五千裏長征的“青年”還挺“前衛”的,跨上摩托車,拉來一個美國神甫當老師,兩天就開的滿地跑了。
這是八師“出山”後的第一仗。八師小試牛刀,鋒芒畢露。這次攻城也可以說是“大戲”的預演,為一年後的二打嶧城積累了作戰經驗,這又是後話了。
前頭說了,打賈汪十八團給八師作了一回“下手”。其實,在魯南軍區,警九旅十八團和八師最有“緣”。抗戰勝利後多次協同配合作戰,前麵說的打賈汪算一次,第二次是在打鄒縣的前幾天,十八團和二十三團同心協力,一舉端掉一個大據點——宿羊山。
宿羊山是邳縣隴海路上的一個大據點。劉斐然同樣是“偽頑”兩張皮,既是赦鵬舉偽淮海省第七支隊司令,又是國民黨魯南專員兼保安司令張裏元的屬下。劉斐然手下曾有6個大隊,兵馬最多時有3000多人。此時張金芳大隊已被我殲滅,剩下的5個大隊也屢屢被我打擊,此時己徒有其名了,僅有殘餘1000多人。但裝備有迫擊炮兩門,重機槍兩挺,輕機槍40餘挺,差不多有相當當時一個團裝備的火力。
魏學誠在日記中有這樣記述的:“為掃清殘存偽軍據點,改善我軍陣地,下旬師令第二十三團並加強給師特務營南下,準備在警十八團協同下攻殲宿羊山據點之劉斐然部。”八師攻城得手後,還要“略地”。但在攻打宿羊山之前,警備十八團已經和劉斐然過了一招,狠狠地扇了漢奸一巴掌。這一仗我父親在一篇文章中有過記述。
自反攻以來,十八團仗打得不順,賈汪隻打了半截,接著向徐州以西出擊,戰果也不佳,但更惱火的是,劉斐然竟乘十八團出擊時,來了個“乘虛而入”,向十八團的根據黃邱套發動偷襲,在解放區殺人放火,把老百姓殘害若了。有大批群眾“逃反”。“逃反”即逃難,當年鬼子掃蕩時,老百姓紛紛離家躲避,但在形勢大有好轉的1944年後,這樣的情形已經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