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危險當然是危險,對手可是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十一師,而衝到裏麵去的三旅恰恰是一縱當時最弱的一個旅。三旅原先是浙東遊擊縱隊,但三旅的運氣也真是好,撞上的是一個工兵營。工兵是用來開路架橋的,是作戰保障部隊。三旅打“工程隊”,一點也不手軟,把整編十一師的工兵營衝得人仰馬翻後,直*胡璉的師部,讓胡師長也驚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下午,八團和九團也撤了回來。所以,一縱這一仗可說“歪打正著”。一縱到山東後幾仗沒打好,而能在整編十一師這裏賺了“一票”,響譽度大大提升,所以也可說為宿北戰役開了個好頭。而三旅在以後的征戰中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仗好過一仗,終成人民軍隊之勁旅。
雖然三旅給整編十一師劈頭一巴掌,但也是有代價的,九團參謀長於慕耕在曹家集戰鬥中光榮犧牲。所以,葉飛認為這一仗是險勝,有偶然因素,不足為憑。
12月15日晚,一縱第一次出擊險落虎口,葉飛就非常不爽。宿北戰役進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17日的下午,正在節骨眼上,又要他撤退,這不能不使他光火了。這一天,對葉飛來說壓力非常大,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天。
昨日黃昏,葉飛親自帶著一旅和二旅向東穿插,到達預定位置後,三麵受敵,特別南麵有整編十一師,壓力猶為重。正是葉飛最難熬的時候,“八師”不辭而別了。八師不是“陳毅袖子裏的小老虎”嘛?一個師居然守不住峰山,看來宿北戰役又要“黃”了,如果是這樣,葉飛怎能不急火攻心呢。
不過稍作判斷,肯定文中有誤,峰山失守決不可能。峰山失守,意味陳毅、粟裕的精心布局徹底破產,陳毅這把座椅鐵定拱手相讓於人。所以,宿北戰役的死命令是空前嚴厲的。何況,從全局來看,雖然一縱是吃緊,但宿北戰場全局是活的。
峰山最危急的是昨天,即12月16日。從邏輯去推理,如果八師近萬人馬,連預三旅一個營的陣地都守不住,陳毅的這場大戲就該收場了。其實,隻要把這個電話的時間確定一下,那就一目了然。注意,這是12月的17日,17日整整一個白天,八師都在精心準備一個大餐,那就是已經說過的曉店之戰。峰山戰局已是昨日星辰,時過境遷了。這一天,八師的心力已不在峰山,而在曉店。
那麼,葉飛難道發的是“無名之火”嗎?葉飛接到這個命令肯定不會聽錯。那麼當時的敵情一定要搞清楚。不是峰山,那是哪座“山”呢?有一個說法我覺得比較合乎邏輯。峰山失守後,預三旅小命難保,四十一旅和六十旅也危在旦夕,這些戴子奇如何不知。既然不能寄望預三旅奪回峰山,最好的出路就是胡璉向他靠攏。但胡璉又靠不過來,隻有他向胡璉伸手了。為此,戴子奇走了一步險棋,寧肯師部人和圩吃緊,也要抽調兵力,打通和整編十一師的聯係。為此,17日,他下令四十一旅和六十旅各出動一個團,向一縱方向進擊。
陳士榘得知情報後,心中非常著急,一縱目前全力以赴對抗整編十一師,北麵隻放了一個營的警戒;而八師卻是全力準備攻打曉店,在許莊,三台山與一縱結合處八師兵力也是很單薄。如果北線扛不住,兩麵一擊,那一縱就玄了。於是,他想讓一縱往回退一下,命令三台山八師也回撤。所以,我覺得很可能是三台山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