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三縱亮劍(四)(1 / 1)

第八縱隊,原魯中軍區主力整編而成,司令員王建安,政委向明。八縱是真正沂蒙山下來的“老八路”,或有對裁軍保留二十六軍質疑,以為是誰庇護了“家鄉軍”,我看這才是“奇談怪論”呢,簡而言之若報山門,魯中軍區即山東縱隊,山東縱隊乃山東八路的半壁江山,抗日殺敵威震齊魯。八縱以攻見長,非常厚實。八縱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軍。二十六集團軍沂蒙雄師,北控京津,南下吳越,相望半島,虎視東亞。

第九縱隊,原膠東軍區主力整編而成,司令員許世友,政委林浩。九縱3個師,要說老骨頭也就是膠東十三團,但許世友是敢死隊出身,他帶的部隊一個特點非常突出——強悍。九縱是山東內線作戰的中流砥柱,以後在朝鮮戰爭中獨吞過美軍一個團,這樣的戰績你若不以為然,隻能證明你實在太“菜”了。九縱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七軍。二十七集團軍銳兵堅甲,燕趙英風,與三十八集團軍齊肩,共為北京戰區雙雄。

第十縱隊,原勃海軍區主力整編而成,司令員政委都是宋時輪。十縱山東第一流的老團隊沒有,但十縱以抗擊打著稱,阻擊強敵華野中堪稱第一,不服都不行。所以在粟大將看來,十縱也當列為華野頭號主力縱隊之一。十縱最讓人痛惜的是第一主力團(82團即244團)在金門之戰傾覆。十縱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八軍。二十八集團軍於共和國一個多事之秋,從台海前線飛兵長城腳下,最高統師之用意不言而喻。現撤編。

第三縱隊其實就是山野八師。三縱的這頂“中軍帳”就是原八師師部,也就是說領導機關就是八師原班人馬。八師本來就是魯南軍區整組的,所以這時說是升級了,是不準確切的。有人說,八師師部一分為二,一部分組成縱隊指揮機構,一部分留下來。從人員上來說,有這樣的情況,但從軍隊編製上說,還不如說八師的3個團原封不動,而師部是重組的。從這個時候起,八師進入了“後八師”時期,與兄弟師是一種“平起平坐”的關係了。

在山野,八師不比七師,也不比華中的一師和六師,人家師下麵都帶著“旅”,可以說,這次整編八師動作最大,何況這是一支勁旅,野司的關切也在情理之中,華野參謀長陳士榘和政治部主任唐亮都來過八師,和八師首長一起來研究這次三縱的定編。

何師長“一轉身”成了司令,還有誰“一轉身”成了師長團長?肯定有的,比如王吉文順理成章任八師師長,比如畢慶堂副團長(二十二團)也轉正了,二十三團景健忠副團長,也轉正有望了。教導營升級為教導團了,縱隊再編一個特務團(特務營、輜重營、炮兵營),這兩個團長都是空缺。對許多人來說,也是機會多多,一時機關也不免“人心惶惶”,對於這幾天的眾生相,某老同誌曾有記述,今天看來分外真切,讓我們從另一角度感受戰爭年代。

整編一切從戰爭出發,皆大歡喜也是不可能的。炮兵營長原以為營要升格,籌建炮兵團也不是一時半晌了,沒想到炮兵營隻是增添了一個連,於是大失所望。隊伍壯大了,一片喜慶,沒想到也有人睡了幾天“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