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捷報平山(三)(1 / 1)

要斬這條蛇,和打峰山一樣,有幾個點非拿下不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山、青山、石城崮三個點。這幾個高地緊靠臨沂公路,馬勵武若想回兵,那是萬不能丟失的。平山,顧名思義是個崮,所謂崮,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山頂平園,四周陡峭。蔣軍在山頂築有中心碉堡,四周再布滿地堡,接下來又是圍牆和縱橫交叉的鹿砦,當年國民黨軍隊的野戰工事大致都如此。守備平山的是國民黨二十六師四十四旅一三二團的一個加強連。從火器配備有重機槍3挺、迫擊炮3門、輕機槍9挺。說來也是八連和平山有緣,魯南戰役八連再次上平山,痛痛快快打了一仗。

從戰史上看,平山之戰是三十團在這次行動中的一部分,具體分為平山前村和平山兩處,分別由一營和二營擔任。突擊平山的主攻是八連,五連和六連佯攻側應。開戰前,八連九班班長孟兆龍與眾不同,隻見他腰上插了把刀,當年李逵上陣前要帶雙板斧,孟班長帶的隻是把一把菜刀,但“切肉”也沒問題,而且磨的寒光閃閃。

打仗前磨刀,自古如此。但我軍還有習慣,或者是說光榮傳統,那就是開一個動員大會,這也是“磨刀”。打峰山時,張明摘下頭上的皮帽,打平山,八連許多官兵紛紛“解囊”,把文件、鋼筆、懷表、津貼費等交給營裏,這也許是魯南部隊流行的一種作法,豁出來了!一切都交給黨了!

宿北戰役,二十三團攻打峰山,連攻三次,一夜苦戰。攻打平山,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一鼓作氣,速戰速決,40分鍾全部解決,可謂迅雷不及掩耳。

戰鬥是晚10點整開始的,三顆信號彈劃破夜空,平山東北和西南方向槍聲大作,五連和六連的佯攻開始了。連長王廣希沒有立即發起攻擊,看到敵人被我佯攻部隊所吸引後,才命令突擊排長王美善悄悄的上去爆破,可惜這一計沒有成功,還是被敵人發覺了,最後還是采取強攻。當年,由於我軍炮火弱,對碉堡的攻打始終是個難題。攻打平山,最後也是在打中心大碉堡時一度“卡殼”。

此戰八連有多大傷亡不詳,但據連史記載,突擊排在攻打山頂前隻剩下9個人了。山頂的那大碉堡壓製了八連衝擊,連長又命令一排前去爆破,一排長張敬法就是在這時犧牲的,急得連長王廣希想親自上去,但被爆破組長趙學生攔下。趙學生不愧為爆破英雄,幾經周折,但還是把炸藥包塞進了碉堡裏,一聲巨響,碉堡被掀去半邊,據稱裏麵有40多個敵人就這樣見了閻王。

八連山上幹得漂亮。山下也是生龍活虎,蘭陵圍殲戰和敵坦克也交了手。魯南戰役,八連從戰果上看非常可觀,我有個數據是這樣的,此役八連共斃敵157人,俘敵49人,推繳火炮3門,輕機槍9挺,步槍81枝,卡賓槍71枝,手槍16枝,電話2部,汽車13輛。最大的戰果是還繳獲坦克9輛,據戰史記載魯南戰役共繳獲24輛坦克,八連一個連就占了9輛,那真是太輝煌了。這是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中所記載的,可作為參考。

戰後,八連被魯南軍區授予“平山連”榮譽稱號,並榮記集體一等功。副連長王廷山榮立一等功,副指導員李昌從榮立三等功。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攻克要點的戰鬥中,隻有攻克平山,被授予了榮譽稱號。雖然,戰爭還在繼續,但“平山連”是該團三年解放戰爭中唯一被軍以上機關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平山連”錦旗今天陳列在舟山警備區軍史館中,這是我親眼見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