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到了隆玉長公主府,隆玉長公主整個人還都是心緒不寧的。她無法想象,蕭辰怎麼會對她說出這種話。而無疑,蕭辰的話對於她來說無比誘,惑。

晚飯時候,隆玉長公主一直盯著顧曦的側顏看,讓顧曦倍感毛骨悚然,匆匆用了飯之後就跑回了房間,還暗暗在想隆玉長公主是不是因為早前的事情埋怨自己了。可顧曦又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隆玉長公主怎麼會舍得怪她呢。

恍惚了兩天後,隆玉長公主終於拿準了主意,她打算放任自然。顧曦喜歡誰想嫁誰她不會管,隻要那人人品可靠就好。

而這兩日內,臨安內不可謂不熱鬧。

左司馬袁紹、國丈王德政、右丞趙漢分別舉薦一人打算新任金吾衛指揮使,在朝堂之上明槍暗箭你來我往,隻是無論這三人如何,皇帝就像沒看見一般,隻說讓三人商量著來。

王德政在下朝後也多次拜見皇帝,可都被皇帝以龍體欠安為由擋了回去。其他人也是一樣,就連太子求見,皇帝也是一概不見。

後來這三人也不知道是達成了共識還是王德政壓倒性的勝利了,終於選出了一個王德政陣營中的年輕人。可皇帝卻在他們之前突然宣布,命安王世子任金吾衛指揮使。

這個消息在朝堂之上炸開了鍋,沒有人知道皇帝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隻有少數知情人才知道,在前一晚,隆玉長公主趁著夜色入宮,在禦書房與皇帝相談甚久,最後紅著眼睛離開了皇宮,而皇帝那夜也出奇的沒有去後宮召嬪妃侍寢,而是在禦書房枯坐了一夜。

王德政的府邸內,一眾幕僚坐在議事廳內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惹得王德政心煩不已。

眾人商議許久也沒個結果,王德政隻得又開口問道:“以目前局勢來看,本官該當如何?”

“在下認為,既然事情已成定局,便應該把眼光放長遠,既然金吾衛指揮使的位子丟了,那太子少傅的位置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他人搶先。”一個年長幕僚道。

另一個稍微年輕些的卻不同意了:“這般行事也太過軟弱了,在下卻覺得,應該讓禦史向皇上諫言,不能讓漠北蕭家在朝廷占有一席之地。”

“在下同意徐老的建議,皇上已經欽點了人選,咱們這時候應該暫避鋒芒,不能讓皇上覺得我們王家任人唯親。”

“現在的局勢頗不明朗,左司馬和右丞蠢蠢欲動,偏又來了個蕭家,可真是讓人不好說。”

一人一句,意見大體相同,隻有現在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要舍棄金吾衛,改方向為太子少傅努力,另一種是窮追不舍,依舊向金吾衛指揮使的座位努力。

王德政思量許久,才緩緩道:“既如此,就按徐老的意思吧。”

於是眾人又在討論改推舉誰任太子少傅了。

不僅王府如此,其他人的府邸也多彙聚了不少幕僚,一起商議大事。

後來結果出人意料,袁昭竟然推舉了一個並不是自己陣營的人,而是從民間學者中找了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不用多加思索,皇帝就選了這人。

同時值得一說的是,皇帝禦賜蕭辰了一處府邸,就在隆玉長公主府後麵的一條街上。蕭辰也同時走馬上任,有了正式官職,在臨安城內行走更是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