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自和隆玉長公主府訂親這日,就開始大擺流水宴席,頗有一種向世人宣告他們對於結親一事的滿意和看重的感覺。
可沒樂嗬幾天,臨安內就傳出了太子遇害一事乃是蕭家所為的消息。可這條消息雖然在百姓間流傳,朝中大臣卻是沒有幾個將這事兒放在心上的,更別提當朝彈劾蕭家了。
現在幾方勢力勢均力敵,誰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被蕭家記恨。而皇帝,也選擇了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剛剛和蕭家達成共識,等顧曦出嫁就能拿到蕭家的虎符,現在和蕭家翻臉實在不是上策。
再說,太子已成廢人,這麼多年皇帝對他已經失望透頂。再說,這流言已在,如果皇帝哪天想對蕭家發難,也不算師出無名。
而王家和趙家倒是有理由彈劾蕭家,可他們現在正忙著爭奪王薇的孩子,哪裏有功夫搭理蕭家?
而輿論的中心,蕭家此時卻是自危起來。無他,隻是因為安王發現了一個讓他有了危機感的事情。原本安王對臨安的事情自覺了如指掌,所以他才在蕭辰的建議下回了臨安。可是這次流言爆發,安王派人去查事情的源頭,卻發現並非他想象中的那幾家,而是從來沒資格進入他視線的裕王府。
一個小小的裕王府竟然敢露出水麵攪亂局麵,這讓安王詫異之下又多了些危機感。
臨安還有多少事情是他不知道呢?是不是還有幾方小勢力值得他矚目?
而已經被蕭家暗暗盯上了的裕王府,裕王依舊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裕王妃也深居後院不在人前出現,隻有顧鈺依舊活躍在各個地方,隱隱有一種臨安文人之表的感覺。
“世子,我們的人被發現了,現在安王府的人已經盯上我們了。”
顧鈺聽著屬下的報告,麵色毫無波動,似乎他說的事情和自己無關一樣。
“世子,屬下鬥膽請求,停止一切行動,我們還需韜光養晦一段時間。”
顧鈺揮揮手,讓說話的人出去。那人不甘心的看了顧鈺一眼,還欲再說什麼,卻被同伴硬拉了出去。
而顧鈺卻開始閉目深思了起來。他之所以在臨安內攪渾水,不僅是因為顧曦的事情,也是想看看自己這些年來的謀劃有什麼進展,是不是能在臨安內如魚得水。
可事實告訴他,他的實力尚不夠。這讓顧鈺心急萬分,可卻也知道這事急不得,更何況他現在已經被蕭家盯上了。
想了許久,顧鈺才決定要停止一切行動。
這個決定是顧鈺咬牙決定下來的,因為現在停止一切行動,也就代表著顧鈺打算暫時放棄爭奪顧曦。
時間匆匆而過,離九月十三的婚期不過還有幾日時間。
這大半年間也發生了不少事情,其中有一些還頗為轟動。
先說皇宮中吧,伯安侯府的嫡長女誕下了一子,鄭嬪因為母憑子貴,得封妃位,現在要稱一句“鄭妃娘娘”了。而鄭嬪的兒子也頗為受老來得子的皇帝喜愛,比當年疼愛太子更甚。
皇帝因為有了兒子,對後宮之事也不太上心了,這大半年來,竟然有一小半的時間都在皇後宮中宿留。旁人都以為皇帝回心轉意了,可隻有皇後知道,皇帝這是在轉移後宮妃嬪的目標,讓她們的眼睛不再盯著正妃和小皇子,而是對準了她。
對於皇帝做這種事皇後並不意外,她也樂得配合,今日杖殺一個,明日吊死一個,導致皇帝的後宮頓時清淨了許多。
而太子府裏也頗為熱鬧,太子妃當初向皇上上表自己膝下無子,懇求皇帝按照舊例將王庶妃的孩子交給自己撫養。而王薇則是哭訴自己的孩子尚在繈褓,實在不能離開生母,又將皇長孫在太子妃的照顧下夭折一事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