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93章 順應時勢?(1 / 2)

荀彧冷哼,沒有回話。

程昱道:“丞相本來已經決定,等封王以後,免除四州百姓曆年所欠的賦稅,推行新的政策,就因為你,上千萬的百姓,都要跟著吃苦了。你就好好的守著天子吧,或許有一天,真的能中興漢室。”

滿朝的文武,都怒視荀彧。

就因為荀彧的反對,他們的高官厚祿,全都要泡湯了。

荀彧追上程昱,道:“不稱王,也可以免除賦稅啊?”

“荀文若,直到今日我才發現,你真的很天真!”

程昱丟下一句話離開。

郭嘉走過來道:“若要免除賦稅、推行新政,必須要讓丞相稱王!”

“為何?”

“因為丞相不會把這麼大一個功勞,給有名無實的天子。你也醒醒吧,漢室要亡,誰也挽救不了。你再固執下去,滿朝文武,都得給天子陪葬!”

荀彧的內心是糾結的。

他想力挽狂瀾,保住大漢朝,又想免除四州百姓曆年所欠的賦稅,推行新政,給百姓富足的生活。

猶豫了幾天...

郭嘉建議曹操,不要管荀彧,該稱王稱王,該推行新政推行新政。隻有徹底的改革,才能讓百姓積極的耕種,才能富國強兵。

曹操顧念與荀彧的君臣之情,不忍傷害。遂任命荀彧為司隸主簿,與天子一起,前往長安。

一路上,荀彧看到田地荒蕪、屍骸累累,越來越多的百姓,往揚州的方向走。荀彧問老者,為什麼不種地?老者回答,兒子死了,女兒被送去洛陽,嫁給異族人,家裏就剩下自己,還欠官府一大筆的賦稅,即使沒日沒夜的勞作,也活不了命。

還有的異子相食,苟延殘喘...

幾百裏走下去,沒看到一塊糧田,一個青壯。全是老幼相扶,前往揚州。

荀彧告別天子,回許都拜見曹操。

“丞相。”

“文若,你怎麼又回來了?”曹操和眾臣正在商議稱王的事。

荀彧拱手道:“請丞相稱王,免除四州百姓的賦稅。”

“你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隻有丞相稱王,推行新政,才能給百姓們活路。”荀彧斬釘截鐵的道。

“好好好...。”

曹操上前握住荀彧的手,笑道:“有文若的支持,我就放心了。”

建安六年八月,曹操在許都稱王,號魏。再以魏王的身份,廢除舊製,免去百姓曆年所欠的賦稅,推行新的惠民政策。

然後統計各州郡的人口,凡十三歲以上,十六歲以下。五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必須接受地方官府的安排,統一屯田,種出的糧食,官民二八分成(官府占兩成,百姓占八成)。

其他老弱,免費給予土地,種出的糧食歸己有。

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百姓,必須從軍。與駐守在豫州、兗州的十四萬正規軍,及洛陽城的十萬義從軍,參與屯田,所得糧食歸官府。

如此,曹操的治下,才算有了一線生機。

揚州。

壽春南校場。

呂布檢閱完新軍,與徐庶商議改造武器的事。

為什麼要改造武器呢?因為現在的小型突火槍和大型突火槍,都存在極大的缺陷。

小型突火槍,射程為三百米。

大型突火槍,射程為五百米。

打出去的子彈,沒有固定的目標,隻能傷敵,很難殺敵,更不能穿透敵人的重裝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