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463章 司馬懿逃離川蜀,獻計曹魏(1 / 2)

“父王快走,孩兒斷後。”袁尚也趕了過來。

沮授急說道:“有尚公子的先登死士,阻擋住敵軍,大王定可安然退往白馬津。大王,曹操早有埋伏,我各軍傷亡極重,恐難以為敵,還是快下令撤軍吧。”

“曹操!”

袁紹憤怒的吼叫了聲。

“大王,速速決斷啊!”張頜也跟著急了。

袁紹心緒雖亂,腦子卻不糊塗,袁尚是他看中的下一任繼承人,絕不能身處險境。他收斂心神,說道:“尚兒的先登死士,不能折損於此,應隨我退往河北。熙兒,由你率領全部的幽州軍,迎戰曹操,助我軍撤往河北,你可願意?”

“孩兒願意。”袁熙倒是沒想太多。

“好,就這麼決定了。”

袁紹看了一眼袁熙,心裏很感動。遂對撤退事宜,做出安排。袁尚的並州軍、張頜的冀州軍、大戟士,都向白馬津的方向突圍。袁熙的幽州軍(包括五百黑旗軍)留下來斷後。

十幾萬袁軍,被硬生生分成了兩個部分。

城樓之上。

夏侯淵轉身進入藏兵洞:“魏王。”

“戰事如何了?”

“魏王放心,袁紹敵不過我們,已經逃往白馬津。”夏侯淵回道。

藏兵洞內有四個人。坐在上位、氣質不凡的是曹操。在他身後,站著虎衛將軍許褚。左右兩側,各有一位文士。一位是荀彧,另一位...

“仲達。”

“在。”

司馬懿恭敬的行禮道:“魏王有何吩咐?”

司馬懿被龐統的影殺劫走,在cheng都被囚禁了一個多月。而後,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騙得影殺守衛,逃出了cheng都,曆經千難萬險,才返回中原。

司馬懿素有大誌,又不願司馬家族被呂布斬盡殺絕。回到中原後,他立刻投奔了曹操。

要說司馬懿之才,絕對稱得上古今罕見。是一個能與郭嘉、諸葛亮、龐統比肩的人。他在所有人反對與袁紹開戰時,勸服曹操,調動十五萬兵力,伏擊袁紹。

“魏王是在擔心,此戰之後,傷了袁紹的元氣?”司馬懿洞徹曹操的心思,微笑著問道。事實上,從出兵到現在,曹操一直在擔心。

“嗯。”

“魏王不必擔心。”

司馬懿解釋道:“袁紹回到河北後,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便能恢複兵力。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占領並州。那才是魏王崛起的地方啊。”

司馬懿的策略,曹操和荀彧都已經知曉。

並州七郡94縣,東至上黨、壺關,西臨河內蒲阪津,是洛陽、長安側翼的門戶,更處於黃河上遊,是訓練水軍的極佳之地。北到太原、雁門關,千裏越太行,處處是險,毫不遜色劉備的益州。昔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盤踞在太行山,被朝廷多次征剿,也未能覆滅,還被敕封為平難將軍。

張燕滅亡後,上百萬的黑山部眾,被安置於並州境內,這些可都是兵源。

雁門關外,有烏桓、拓拔鮮卑、東部鮮卑、北匈奴,可供降服收攬。就像之前在西涼一樣,組建一支強大的義從軍。

最重要的是並州的地勢,處於大後方。不會受到戰爭的幹擾。即使劉備滅亡了、袁紹滅亡了、中原被呂布占了,並州還有屏障,且與洛陽、長安相連,互為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