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
趙王府。
沮授派人找來張頜、高覽、鞠義。
張頜和高覽是袁紹的大將,手下掌控著兩支精銳,分別是擅長與鐵騎對戰的大戟士和遠距離殺傷性的弩箭部隊。
沮授要完成袁紹的遺願,扶立袁尚繼位,就必須要說服張頜和高覽。
當然,還有鞠義!
鞠義也是成名已久的悍將。
昔年在韓馥麾下,他就屢立戰功,手握重權。隻因有張頜在上麵壓著,未得重用。投靠袁紹後,一直在魏郡掌兵。
(注釋:魏郡是冀州最大的一個郡,他的郡治所在鄴城。也就是袁紹的都城。)
所以,鞠義手上的幾萬駐軍,也非常重要。
有了鞠義的支持,冀州才算真正掌控在袁尚的手上。
“經過了徐州之戰,我們的實力已今非昔比。多年積攢的錢糧、兵馬,全部喪失。青州失陷,並州危急。諸位將軍,都有什麼想法啊?”
沮授示意眾人入座問道。
張頜欲言又止。
“沮先生...。”高覽抱拳問道:“近日大王的身體怎麼樣?為何一直不上朝啊?我們想見一見大王,不知可否?”
“是啊,末將都一年多未見大王了。”鞠義是地方軍的將領,一般不回鄴城。也不參與朝政。也就最近幾個月,袁紹在徐州喪失了幾十萬的兵馬,才被調回來布防。
沮授微笑道:“我想不僅是你們想見大王,朝中的大臣們,也想見大王吧?”
“是...。”
張頜回道:“末將在來王府的路上,遇到了田豐、郭圖、許攸幾位大人,他們對大王的身體,也是非常的關心啊。”
“嗯。”
沮授想了想,是時候將事情的真相,公之於眾了。能否扶立袁尚登位,全看張頜、高覽、鞠義的態度。套用呂布的一句話說,隻要軍隊不亂,天下就不會亂。
沮授站起身來,說道:“諸位請跟我來吧。”
在沮授的帶領下,張頜、高覽、鞠義,一起來到王府的後院。一間昏暗的屋子裏,豎著白帆,放著棺木。袁尚正跪在棺木前,一邊燒竹簡,一邊哭訴:“父王...。”
“啊?這...!”
三人全都傻眼了。
鞠義問道:“沮大人,您不會告訴我..。”
“是的。大王在半個月前,就已經駕崩了。我為了大局著想,沒有將這件事情公之於眾,是想等一切事情都塵埃落定,再為大王發喪。”
沮授的品行,一直受到朝中大臣的尊重,又與張頜、高覽的關係不錯。
是以對沮授的解釋,兩人都沒有任何的懷疑。
鞠義也不敢有異議。
值此改朝換代的關鍵之時,站隊非常的重要。一步走錯,萬劫不複。
沮授上前扶起袁尚:“公子不必憂傷。應該振作起來,完成大王未盡之業。”
“嗯。”
袁尚站了起來。
回到前堂。
袁尚擦完臉上的淚水,直接坐到上位,說道:“事情緊急,我就不拐彎抹角了,願與眾位坦誠相見。父王臨終前,把王位傳給了我。當日在場的內侍和沮授沮大人,都可以作證。你們可願追隨我,完成我父王未盡之大業?”
沮授第一個站出來表態:“臣沮授,參見大王。”
“參見大王...。”
張頜、高覽、鞠義都不敢遲疑。繼沮授之後,連忙跪拜。
誰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