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 / 3)

英國倫敦, 十二月的天氣日均最高氣溫隻有八度, 整月降水也高達十三天之久。隻要出了房間, 就感覺走到哪裏都是潮濕的。

那種寒冷不比北京的大冬天, 雖然冷的刺骨, 但是痛快, 厚厚的羽絨服穿在身上, 毛茸茸的帽子一副笨重的手套,幹什麼都不怕。

每天早上睡醒,周嘉魚都閉眼躺在床上默數六十個數, 把今天要穿的衣服擱在被窩裏捂一捂才能起來梳洗。

倫敦講究禮儀,尤其是在私立的皇家音樂學院,做什麼都要井井有條, 在外形上尤甚, 這個地方沒有姥姥織的秋褲,周嘉魚硬是咬著牙把黑色緊身襪往保暖褲外麵套, 努力想讓自己看上去沒那麼臃腫, 上身一件毛衣, 再套一件駝色英倫味十足的雙排扣大衣, 這才算是出了門。

學校上課的時間是上午九點, 周嘉魚八點半出了門, 走到一樓的時候正好碰上房東福思太太。

太太該是剛從家裏送丈夫上班,穿著印花的圍裙,胖胖的, 她對這棟房子裏大多數租住的人都很友好, 笑起來慈眉善目的,讓周嘉魚詞窮到隻能想起哈裏波利裏好心的韋斯萊夫人。

伴隨著福思太太一連串驚愕的“天啊親愛的你為什麼不肯早點起來跟我們一起吃早餐”的抱怨聲中,周嘉魚微笑著離開了這間小公寓的大門。

來英國三個月,除了最開始的水土不服和對家裏強烈的思念以外,似乎什麼都變的順暢起來了。

胡燁不放心周嘉魚一個人在這邊生活,本來是要從伯明翰搬來和她同住的,她在近郊和她的丈夫有一棟堪比城堡的房子,周嘉魚剛來的時候去過一次,她坐在足有三米長的餐桌,麵對著將近十把吃飯的刀叉,聽穿燕尾服的老紳士叫那個男人侯爵先生。

周嘉魚這才恍然,原來胡燁是有自己的家庭的,也有了自己的丈夫和愛人。那位侯爵先生對周嘉魚很有禮貌也很和藹,甚至命人準備了她的房間。

可是那位先生再好,周嘉魚還是沒辦法說服自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這算什麼?寄繼父籬下?她拒絕了胡燁同來的請求,也心軟對母親放寬了自己接受她的限度。

每周或者半個月,胡燁會來和她一起吃晚餐,偶爾母女兩個也會逛逛街,雖然疏離,但是關係並沒有之前那麼僵硬了。有的時候胡燁會把自己和周嘉魚在英國一些著名建築的合照寄給國內的胡老爺子和周景平,告訴他們周嘉魚在英國一切都好,請務必放心。

胡老爺子見到女兒和外孫女關係變化自然是高興的,可是周景平了解,周嘉魚對著鏡頭的笑容裏,沒幾分是發自內心的。她不快樂,一點也不。

音樂學院的進修課程和學院本部上課的學生是分開的,除了專業的皇家樂團以外,學院也有自己專業演出的樂團,名聲毫不遜色,周嘉魚有這裏頒發的演奏級證書,和同來自中國的幾位留學生在樂團納新的那天去參加過考試,意料之中卻也出乎預期的成為了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手。

她是音樂學院中,唯一一個擔當首席二字的中國麵孔。

起初,也有人私下裏議論這位空降的中國女孩,有人說她的母親是藝術界投資巨鱷,是學校最大的讚助商,她的繼父是得到過皇室勳章的侯爵,一切都來得要比別人容易。

因此,周嘉魚聽到這些話之後,就要比別人格外努力。

她在尚且陌生的地方,在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向外國人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國家。

以前覺得大提琴隻是自己一種從小學到大的技能,是一種習慣,一種沒有任何其他選擇的選擇,可是來了這裏,周嘉魚之前的認知也隨之改變,她跟隨這裏的老師同學能學到除了知識以外的靈魂,那是一種熱愛,是一種專業的態度,是一種從事音樂行業在最高學府演奏的驕傲。

每天去排練室她是最早的一個,離開是最晚的一個,當別人享受豐厚的晚餐時,她匆忙到用一根法棍一杯咖啡就能解決一天的饑腸轆轆。

為了更好的在琴弦上把握變奏,她不用任何保護措施,五根手指的指肚最嚴重一次腫的有小饅頭那麼大,皮開肉綻。

有慢慢相熟的同學和她開玩笑。“周,你這樣的手,不會有男孩子喜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