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丹心難覓(1 / 3)

林尋被金牙坤盯的毛骨悚然,弱弱問道:“你不會直接買份文書嗎?”

金牙坤也曾想過直接花錢買一份文書,但是能進入國子監的人不是自視清高的寒門子弟,就是不缺錢的主兒,今日終於逮到個機會,定要靠林尋拿到那鑲金裹玉的監生文書。

金牙坤生怕被別人看低,一拍桌子,站起身來:“老子當然想過了的,那太危險了,隻有我這招安全。”

林尋嚇了一跳,生怕他犯渾要來剁自己的手,當下也不多問。

聽了這金牙坤的國子監文書計劃後,鬆了一口氣,其實並不算為難,隻要去國子監讀個三年書,把每半年的文書寄給金牙坤就行。

見林尋並不搭腔,金牙坤搓了搓雙手,笑道:“以後多靠林小兄弟仰仗了。”

林尋也不含糊,忍住了想擁抱這大金牙的衝動,作出一副不大情願的樣子道:“這個,也不知道,這事行不行得通啊。”

金牙坤生怕林尋反悔,親自端過一杯綠茶給林尋:“兄弟,你放心,上下關係我會打通好的,你隻管進去一心讀書,最後把文書給我就行。”

林尋作出將信將疑的模樣,點點頭,若有所思:“那我進去讀書豈不是要用你的名字?”

金牙坤倒也不笨,知道這冒名進監如果被逮住,定要落個抄家的罪名,正捧著茶杯的手滯在空中,隨即放了下來,眉頭一皺道:“不必了,我也不好過分要求,兄弟你隻管讀書就好,每年的文書改成我的名字就成。”

林尋自然知道金牙坤的小九九,,一旦被發現自己也可以賴死不認識金牙坤,對兩人都安全。林尋喝一口茶,也不打算糾結,麵無表情的問道:“那一百兩呢?”

金牙坤拿過一紙契約,笑道:“隻要林兄弟畫個押,這一百兩當是見麵禮,每年的捐費自然另算。”

林尋把茶杯一放,嘴角一揚:“我不要捐費,一百兩就夠了,”

金牙坤心想每年捐費就是八十兩,見林尋誇下海口,又可以省一大筆銀子,樂不可支,忙將契約遞給林尋。

見到契約上鮮紅的手印,金牙坤坐在八仙椅上麵喜笑顏開,忙叫人送上銀票。而這邊的林尋接過銀票,也是一臉的輕鬆。

兩人各有算盤,一個正愁著沒有國子監身份,另一個正愁著沒有地方可去。

金牙坤嘿嘿一笑,揣好契約,笑道:“那就祝賀林兄弟在國子監一帆風順。

一出徐州,驛道上基本上全是向西逃竄的難民。

徐州到應天府雖然不遠,但是今些日子倭寇越來越囂張,這金牙坤死活要親自護送林尋,一是怕林尋半道跑路,二是怕這手無縛雞之力的林尋路上遭了不測。金牙坤倒也不是真的擔心林尋的安危,而是不忍那一百兩打了水漂。

金牙坤見了難民,多少也打點一些,還要感慨一番:“哎,這倭寇真是害了老百姓啊!這嘉靖老兒也不管東南倭寇盛行,天天一昧的拜神求道,要不是胡總督,那東夷伢子早攻進順天府了。”

林尋也對倭寇深惡痛覺,頓時來了興趣:“這胡宗憲勾結嚴嵩,降了俞將軍的職,汪直和陳東不久又要有大動作了。”

“林兄弟,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金牙坤大眼一瞪,正氣凜然道:“當初罷俞大猷的職可是嚴嵩下的旨,幹胡總督什麼事。再說了,如今胡總督一心抗倭,不僅重新起用了俞大猷等老將,還多了個什麼戚繼光,連打好幾場勝仗了。”

林尋一愣,自己不聞政事已有半月,竟不知這俞大猷已經獲釋,當下笑道:“那汪直與陳東之約豈不是要泡湯了?”

金牙坤一談起國事倒是來勁,急得小辮子又是一陣亂顫,一本正經的說道:“那汪直,陳東才不怕呢,俞大猷和戚繼光雖是厲害,但也奈何不了倭寇幾萬大軍吧。東南一地的軍隊多半不是當地人,個個事不關己,打起仗來又不願賣命,與倭寇一比,哎。”說罷連連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