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林達摩堂(1 / 2)

天下第一名刹位於在河南行省享有五嶽之稱的嵩山五乳峰下,諸寺廟坐落在嵩山南麓山脈的少室山山林之中,遂得其名曰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期間,北魏拓跋氏連年征戰,統一中原北方後,大肆宣揚佛教,據傳少林寺便是北魏孝文皇帝為當年從印度不遠萬裏跋涉至中原的覺賢禪師建造的。

在北魏一代,佛教在中土的影響達到了曆史巔峰,而覺賢禪師更是在印度佛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出了新的佛教理念延續至今。視為中土佛教始祖。

佛家信仰講究六根清淨,苦修禪宗,寺內弟子無不及佛學、武學與一身,北魏孝明帝在位期間,一苦行僧至少林寺,於大雄寶殿開摩柯大會連挫三十六位少林高僧,後留在少林寺成為一代傳奇,更被佛家視為除覺賢禪師之外禪宗第二始祖。

苦行僧法號達摩,來自佛家的發源地西域印度,十歲苦行天下,二十五歲菩提樹下頓悟,行遍天下各處,為求佛之真意。

達摩神僧不僅禪學造詣高深,一身武學更是有通天之能,他在覺賢禪師所著的佛家經典《法華經》中得悟少林七十二絕技揚名天下,更是以自身禪學修為加上對武學的理解創立《易筋經》心法,一直被後世武林所推崇。

北魏至元朝近千年間,佛教在中土大地蓬勃發展,形成了與中土道家、佛家並行的三大宗教信仰。

少林寺建造在少室山深處,時值夏日,寺廟鍾聲回蕩在山林間,與百獸鳴叫奏成了一曲美妙和諧的聲音。

少林寺山門之內共分五大寺院,方丈所處禪宗院是少林寺第一寺院。

正對山門甬道駐防少林寺前院的為第二大寺院羅漢堂,負責少林寺寺外采辦等事宜。

少林寺第三大寺院戒律堂,負責少林寺戒律事宜,亦被稱作少林法堂。

第四大寺院伏虎堂,主要負責少林防護事宜,伏虎堂眾位僧人大多修煉少林寺至高武學,十八銅人陣舉世聞名。

第五大寺院,達摩堂,曾在北魏期間紅極一時,是達摩禪師直屬寺院。

達摩堂位於五乳峰山腳,少林寺後院。自從十年前首座枯嗔禪師立下達摩堂不再傳授少林武學,這裏便成為了少林寺最冷清的寺院,甚少有人走動。

不過在蕭索的院門內,隱約能聽到一絲聲響。

近日大雨滂沱,終於有一天能夠重見太陽,至真趕忙把洗好的衣物拿出來晾曬,昨天和師父頂著大雨回到寺院,本來就打著補丁的衣服差點被暴雨打的稀爛,衣服鞋襪上都沾滿了黃泥,可是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弄幹淨。

此時至真擺弄著自己和師父的僧衣,搖頭歎道:“看來又要撕掉床單縫補衣服了。”

“小師哥,還在洗你的破衣服啊,要不要我從羅漢堂偷點衣料回來,咱重新做幾件像樣的僧衣”

說話聲從院門傳過來,緊接著一個小和尚走進門內,小和尚生的一副病怏怏的樣子,身材十分瘦小,卻穿著一件大三號的灰藍色僧衣,走路樣子十分忸怩,好像不敢用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