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娘子(1 / 2)

自從琪琪格的父親五年前死於戰亂,一直都是莫日根照顧琪琪格。雖然琪琪格依照草原的風俗稱呼莫日根為“阿哈”,就是漢語“哥哥”的意思,二人卻情同祖孫。

在接待莫日根的家宴上,琪琪格嘰嘰喳喳地向莫日根講述她在土匪島上的“冒險”,莫日根老人則滿眼的欣慰。

當孫一拿出在島上尋到的“寶”,老人眉頭皺了起來,說了句“這是篆刻的蒙古字”,便捧在手裏翻來覆去的觀察。

最後老人放下石印,歎了一口氣,神情複雜地看著小姑娘:“琪琪格,這是你家的東西。”

琪琪格愣住了,“我家的?”

莫日根盯住琪琪格,“孩子,你還記得你姓什麼嗎?”

琪琪格先是點點頭,繼而拚命的搖頭,“我姓孫,我姓孫!”

小姑娘把頭一下子埋在孫一的胸脯裏,不敢再看莫日根一眼。

孫一輕輕地摟住琪琪格,“大叔,這是怎麼回事?”

琪琪格飛快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腦袋在孫一的懷裏搖的更厲害,“我姓孫,我一輩子都姓孫。”

孫一把自己的雙手,蓋在了琪琪格的雙手上,幫著她捂住耳朵,眼睛詢問地望向莫日根,“遊牧人不是都隻有名沒有姓嗎?”

莫日根遲疑一下,張了口,“琪琪格娘家姓金。”

孫一“哦”了一聲,等著老人接著說下去。

“五年前,琪琪格的父親敗走庫庫和屯,夫人們盡數讓察哈爾家搶去,在草原上東躲西藏了半年,最後死於箭傷。琪琪格父親臨死前,把琪琪格托付給我,交代我隱姓埋名活下去,忘了過去所有的事。我便收攏了一些土默特人,來到了這裏。”

莫日根見孫一毫無反應,幹脆打開天窗直說,

“琪琪格父親手裏有家傳的三件寶。”

“一件是明朝皇帝封的順義王之寶,憑此寶可以同明朝貿易馬匹,為明朝戍邊換銀子。”

“一件是徹辰汗之寶。那是祖上阿勒坦汗皈依黃教時,為索南嘉錯喇嘛上尊號“大淶喇嘛”,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觀音菩薩大淶喇嘛為阿勒坦汗上尊號“徹辰汗”,成吉思汗的轉世,全草原的大汗。憑此寶可以調動草原上的兵馬。”

“順義王之寶、徹辰汗之寶,一直是琪琪格的父親隨身攜帶,在五年前的戰亂中被察哈爾家的林丹搶了去。”

孫一吃了一驚,“莫日根大叔,你是說琪琪格的父親就是原來的金國汗順義王布什圖?”

莫日根點點頭,“這草原上的遊牧人,隻有一家姓金,就是金汗阿勒坦的後人。”

孫一懷裏的琪琪格緊閉著雙眼,死死地捂住耳朵。

孫一把她摟的緊緊的,五年前的琪琪格隻有七歲。

莫日根道:“布什圖汗家傳的第三件寶,就是金汗阿勒坦上尊號以前一直使用的阿勒坦之寶。金汗阿勒坦創立了十二土默特,土默特最熟悉的就是阿勒坦之寶,此寶向來隻用於土默特各部之間的文書溝通。”

“順義王之寶、徹辰汗之寶、阿勒坦之寶,在布什圖汗的爺爺死後,由三娘子保管。二十五年前,我陪同布什圖汗從青海趕回庫庫和屯繼承汗位,三娘子拒不交出三寶。為這事一直鬧了五年,直到三娘子去世,布什圖汗才得到順義王之寶和徹辰汗之寶,正式繼了汗位。阿勒坦之寶卻一直被三娘子後人把持,五年前的戰亂裏不知所終。”

孫一詢問,“這個三娘子是什麼人?琪琪格應該怎麼稱呼她?”

莫日根張了張嘴,半晌沒說出話來。

良久,老人歎口氣,“琪琪格究竟應該怎麼稱呼三娘子的事,說來話長,草原上的事,興也三娘子,衰也三娘子。”

“金汗阿勒坦有一個雙胞胎的姐姐,名喚蒙袞兒。阿勒坦漢話就是金子,蒙袞兒漢話就是銀子。蒙袞兒嫁到了土爾扈特,生下一個孫女,就是三娘子。”

“三娘子從小聰明伶俐,擅長書寫,不僅人長得漂亮,還是騎射的好手,二十歲那年許配給了阿勒坦的孫子巴漢那吉。”

“金汗阿勒坦那年六十四歲,見了三娘子心裏喜歡,就自己娶了三娘子為夫人。巴漢那吉一氣之下投奔了明朝,那一年正是隆慶四年。金國和明國為了這件事陳兵邊關,三娘子勸導金汗阿勒坦同明國修好,最後就是有名的隆慶議和、俺答封貢,兩家從此不再見刀兵。可以說,三娘子一出世就給金國帶來了安寧。”

“金汗阿勒坦專門為三娘子建了庫庫和屯城,明國賜名歸化城,金國的百姓都叫做三娘子城。金汗阿勒坦年紀大了,就把同明國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三娘子打理。三娘子保管著順義王之寶,經常一身漢裝,出入邊關,明國的將領官員見了驚為天人,紛紛留詩稱讚,明國皇帝封她為忠順夫人,從此明國邊關將領就隻認三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