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戰俘(3 / 3)

————————

參考資料

生為漢奸,死為滿傑——曆史上的寧完我

寧完我兼通滿漢,學貫文史,這點毋庸置疑。

順治年間,寧完我出任纂修《明史》總裁官,出任纂修《太宗實錄》總裁官,並翻譯《三國誌》、《洪武寶訓》等書既是鐵證。

寧完我,1593年出生,1621年二十八歲的儒生的寧完我在遼陽失陷後被擄,分給努爾哈赤的孫子,貝勒薩哈廉(代善第三子)為奴。可以說寧完我從出生到到青年時期一直是漢人。

寧完我在1629年入皇太極文館任參將之後,表現十分積極。史載滿族大臣稱他為漢臣第一,皇太極與他“至誠側怛,推心置腹,藹然如家人父子”。

筆者按:寧完我比皇太極小一歲,估計是皇太極如父,寧完我如子。讀者這裏要留心《太宗實錄》是寧完我主持編纂和總裁。

崇禎九年二月,父親皇太極下令將兒子寧完我論罪“革世職,凡欽賜諸物俱沒入,解任,仍給與薩哈廉為奴”。

理由是兒子不學好,去和人賭博。

皇太極也真是,父親收拾兒子,需要理由嗎?老話說得好,“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寧完我因此全部歸零。從奴隸到將軍,再從將軍到奴隸。

其實關於寧完我被貶為奴,從寧完我老年時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端倪:

“臣又竊自思念,壯年孟浪,疏慵貪博,辜負先帝,一廢十年。皇上定鼎燕京,始得隨入禁地,仰睹天顏,矩趨公署,株守臣職者,又複十年於此。十年間忍性緘口,不複作狂吠之犬,然而愚直性生,每遇事而勃發。”

——寧完我壯年時太愛指出別人的錯誤。

十年後。

順治二年,攝政王多爾袞啟用寧完我,官至學士、大學士、議政大臣,成為清朝開國宰輔。

順治十年四月,內院大臣向皇上請示:“寧完我與洪承躊等人的班位、祿秩是否依照漢臣係列排定?”

順治皇帝下詔:“唯獨寧完我一人的官禦品級照滿洲大學士例,其餘悉照漢官例。”

所以至少在順治時期開始寧完我已經是滿人,而寧完我後裔則一直自認是滿族。

大致可以推測出,寧完我從漢人到滿族的轉變,應該在皇太極時期。

這讓對寧完我的曆史評價更加兩極分化:徹底的漢奸;光輝的滿傑。

其實筆者認為,站在後世“民族”的角度評判這樣一個曆史人物,有些別扭。

明末清初的時候,還沒有“民族”的清晰概念。

你罵洪承疇賣主、貳臣、不忠,洪承疇可能會默默承受。

你罵洪承疇是漢奸,洪承疇的陰魂可能跑來請教你:“啥是漢奸?”

筆者水平有限,智力一般,更沒有給人蓋棺定論的實力和願望,所以這本書裏隻有簡單的“好人”和“壞人”,有時間雜一些不好不壞的人。

這畢竟隻是一本穿越小說,如果寧氏後人、各位黃帶子和紅帶子後人、包括朱氏後人、黃金家族後人等等等等看了後不爽,

不爽就不爽吧,你來咬我啊?誰讓你祖上是名人呢?你要不願意讓給我!

純粹開個玩笑。

——給您鄭重賠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