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定遼掌握的情報是黃太吉軍中斷糧,阿濟格率領五六千輕騎兵直搶宣大口外。
如果阿濟格走石門水道的話,留給孫定遼的準備時間可真的不多。
孫定遼直接放棄了石門水道的後口子。
原來駐守在後口子的三十來名兵丁腿腳不方便的直接被孫定遼召回,剩下的兵丁任務十分明確:一旦滿州國來攻,撒丫子就跑,把消息送回石門障城就算完成使命。
帶來的八門火炮,孫定遼在石門障城留下四門虎蹲炮,石門的東西兩山連夜各運上去一門將軍炮加一門虎蹲炮。
帶來的五十名士卒、孔有性手下的一百多士卒,以及原來駐守石門障城的士卒混編為一隊,孔有性任隊長,全部進駐石門障城。
孫定遼同孔有性做了簡單的分工。一旦滿州國馬隊來襲,孫定遼帶一百人負責西側的石門山炮台和石門障城,孔有性帶一百人上東側的山脊,以戰國趙長城為依托策應東石門炮台。
後晌趕來的麻池村民夫趁天黑前簡略地修整了東側的趙長城,夜間他們就露宿在長城後側。
第二天天剛亮,所有的民夫都被東西兩座石門山上的將軍炮吵醒。
炮手依照在青山嘴浮島軍營的經驗,根據試射炮彈落點調整炮口的高低,記錄下炮身的角度,把炮管上焊接的銅指針彎曲到新的位置。
將軍炮“轟隆轟隆”的打完,山上的虎蹲炮“轟隆轟隆”的又來一輪。
由於山的高度,東西石門山上的虎蹲炮即使改裝小石子,平射也能打出去四五百尺的距離。如果調整開炮的角度,最遠能打到一千尺。
虎蹲炮加上將軍炮,東西兩座炮台覆蓋的射程範圍從二百尺一直延伸到兩千五百尺,形成一個互相交叉沒有死角的的火力網。
安置在石門障城的四門虎蹲炮沒有參與試射。孫定遼安排他們平射直瞄,專門用以轟擊衝過石門的滿州國騎兵。
麻池村的民夫一邊好奇地觀看山上打炮,一邊在石門障城東側的平坦河道裏挖溝。逐漸地,原本蜿蜒曲折如一條長蟲的河水變成了縱橫交錯的蜘蛛水網。挖出來的泥土堆積在水溝邊,無論從石門衝過來的是人是馬,過一道水溝緊接就是一麵坡,翻過這道坡,又是一道溝和一麵坡。
前晌飯的時候,民夫的活已經推進到了石門和石門障城之間的開闊空地。
那裏石頭多,挖溝引河水已經逐漸地變得不可能。孫定遼的防禦工事於是變成了挖土坑和堆石頭灘。
天到正午,二裏半村的人來了。
來人一共三百多,從十六七的小夥子一直到五十多的老漢。他們一早出發,攜帶幹糧徒步幾十裏走了半天時間。
二裏半村為首的是兩位五十多歲的老人,一個姓郭,一個姓溫。孫定遼安排其餘人員先休息,把二位請進石門障城。
交談之下,孫定遼知道這二位在村裏素有威望。郭姓的老人是石匠,是青山堂的坐堂;溫姓的老人是木作,是青山堂的刑堂。三百多人中有不到一百人有兵刃,都是私造的刀和槍。其餘的人手裏的家夥是鋤頭、鐵鍬,還有做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