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片刻,希丁克堅決的說:“這沒問題。不過對於我的助手的工資,我希望不要低於30萬美元。”
“成交。”李寧商將手伸向了希丁克,道:“希望合作愉快。我會命秘書盡快擬定好合同,與您簽約,同時,我亦希望您可以盡快的製定一套重組、及訓練的計劃。”
華人足跡遍天下,哪裏有人居住,就裏就有紅燈籠。實際上,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中間也不乏足球明星,他們當中部分具備為華夏國家隊出賽的資格。根據國際足聯年初出台的移籍條例以及新補充的四項條款規定,華夏隊可以征召那些在其他國家隊U-23以下隊服役的青年國腳,隻要這些人沒有代表其他國家隊出場,他們均可以轉變國籍,代表華夏隊比賽。
僅僅五天的時間,李寧商便通過全球六間最大的經紀人公司,將全球擁有華人血統球星的名單都傳到了他的手上。
華夏人並不排外,但出於純粹的愛國主義,華夏民眾對於外國人代表自己的祖國出戰世界大賽並不能接受,雖然在心底裏,他們亦可能懷有某種這方麵的願望。
華夏向來都不缺乏民族主義者,引援的行為往往會招致這些人的猛烈抨擊。在那些人的眼裏,麵子與尊嚴,是要大於一切的。這當然是李寧商不願去碰觸的。
但華裔球員就不同了,雖然這些人的外貌可能完全與華夏人不一樣,雖然他們的膚色可能是棕色或黑色的。但隻要這些人的血液裏,流淌著華夏人的血液,他們就將被接受。哪怕隻有四分之一,甚至是八分之一。
在當前國際足壇中,華裔球員已經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許多國家的國家隊中,都出現了華裔球員,比如美國的大衛·陳,這是唯一出現在德國世界杯的華裔選手。還有哥斯達黎加隊中,曾經與華夏隊在日韓世界杯過招的孫星。這兩個球員,可以說是眾多華裔球員中較為閃亮的兩顆。不過已經成為了他國國家隊隊員的二人,是不可能成為華夏球員了。李寧商麵子再大,砸再多的錢,他亦是不會就國際足聯既定規定方麵的問題,與布拉特交流的。
千挑萬選,李寧商終於將自己的首要目標定在了加拿大籍球員——戈登·陳的身上。戈登·陳絕對是正在升起的一顆明星,也是純粹的華人血統,這名童星代表加拿大U-16隊出場後,受到了當時還在英甲的樸茨茅斯隊的注意,並在該隊接受訓練。
他雖然身高隻有1點63米,但是良好的控球技術以及傳球,令其成為樸茨茅斯青年軍的大腦。戈登·陳的球技也引起了蘇格蘭足總的注意,由於他的父母在蘇格蘭生活過,蘇格蘭足總非常想讓他加入蘇格蘭隊。2002年,戈登·陳回到了加拿大,並參加當地A聯賽選秀大會,被溫哥華白帽隊挑走。
2003年,戈登·陳已經是加拿大U-20國青隊隊長,他也是全隊的靈魂人物,加拿大隊在阿聯酋世青賽出人意料地殺入8強,與戈登·陳的上佳表現有關。如今,戈登·陳已經跳到加拿大U 23國奧隊。華夏曆屆國字號隊伍均缺乏控球技術出眾的中場球員,如果華夏足協早注意到這名球員,或許他就能盤活華夏隊中場。
對於此名球員,李寧商很能夠真的很心動,他召來了一幫專家,一起不斷的翻看著隨資料附送過來的錄像。專家們亦對此名球員充滿了好感。撬加拿大足球的牆腳,立刻便提上了李寧商的日程。
想要海外球員真正回歸,也不是李寧商與華夏足協商量一下,一方力量就能決定的結果。根據華夏國籍法,如果他們歸來,就要放棄原來國籍,這對於在較優越環境生活習慣的華人後代,並不是他們一下就能接受的事實。想想國內還有那麼多人想方設法的通過各種渠道,期望加入發達國家的國籍。這些已經擁有了國外國籍的球員,不願回歸,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李寧商當然不會傻到去和政府商量,為這些球員開個綠燈,允許他們來個雙重國籍什麼的方案。這樣做,無疑是自找沒趣,甚至是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這無疑是對政府威信的挑釁。
唯一的方法,他隻能從球員的角度下手了。不過就這點而言,李寧商還是有些信心的。在他的眼裏,國籍不國籍的問題,隻是對人生活的一種保障,發達國家福利相對健全,人們並不需要過於努力,生活的比較輕鬆。這是完全可以被擊破的,隻要有相當的利益,讓這些球員可以獲得比之前更好的保障,或更好、更穩定的生活,這些球員都是可以被改變思想的,或者說,都是可以被收買的。
懷著必勝的信念,李寧商飛向了加拿大。